陈士能在中轻联二届四次理事会上做工作报告
2009-03-25 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2009年3月25日
各位理事、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二届理事会向大会做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一、2008年的工作回顾
2008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我国轻工业同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一样,经受住了罕见的重大挑战和考验。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在各有关部委和各地党政领导的关心支持下,轻工行业广大干部职工团结奋斗,迎难而上,战胜了各种困难,取得了轻工业发展新的重要成就。
——轻工业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据统计,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93898亿元,同比增长24.54%,增幅高于全国工业1.44个百分点。1-11月累计实现利税6278亿元,同比增长19.88%;实现利润3882亿元,占全国工业的16.13%,同比增长18.53%,增幅高于全国工业13.64个百分点。全年累计出口额3092.3亿美元,同比增长14.48%。累计进口额799.9亿美元,同比增长15.68%。
——轻工业正式列入了重点产业。经过多方努力,国务院出台了《轻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和促进轻纺工业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这表明了党和国家在新形势下对轻工业的高度重视,是当前和今后轻工业发展振兴的强大推动力。
——轻工行业在扩大城乡消费和保持出口市场,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自主创新和节能减排,品牌建设、会展建设、特色区域建设和维护产业安全等方面,都取得了新成绩;这次会上将有165项科技创新成果获中轻联科学技术奖。
——在抗击特大自然灾害和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圆满完成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等重大活动中,轻工行业提供了有效服务,完成了承担的光荣任务;如:为神七配套的飞亚达舱外航天服手表成为获特别奖的项目。
——各行业协会、直属单位为应对金融危机、推动行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中国家用电器协会、中国家电研究院积极协助政府有关部门推进“家电下乡”活动;照明电器协会积极协助政府进行“推广高效照明产品财政补贴项目”,去年推广节能灯达6500万只,今年安排推广到1亿只,等等。
——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实践中各地的企业和行业管理机构不等不靠,积极探索,创造出不少典型经验,努力化危为机求得新的发展。海尔集团、加西贝拉压缩机有限公司、格兰仕集团有限公司等依靠自主创新提升竞争力,并积极参与“家电下乡”,推动扩大内需,企业在金融危机面前继续保持持续发展;康奈集团等积极研究市场消费新需求,加强质量管理,依靠品牌和质量取胜;苏泊尔集团等以产业转移带动扩大国内市场取得新成果。我们轻工一大批优秀企业,都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上不断创出新经验。
我们各省区市的轻工行业组织,在应对危机和推动行业转型升级方面主动发挥承上启下的积极作用,在企业与政府之间认真做好双向沟通工作,使政府对轻工业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引导支持。如:在我们最近三个组调研所到的广东、山东、浙江、湖北、重庆等省市,都为落实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制定了地方的扶持措施,有力地促进了轻工行业的发展。
——中轻联和各行业协会、各地方轻工行业管理机构,在积极完成上述各项任务的同时,不断加强了自身建设,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有了新的提升,行业的凝聚力进一步增强。
上述各项成绩的取得,是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和对轻工业关怀、重视的结果,是国资委和各有关部委、各地方党政领导关心、指导和大力支持的结果,是轻工行业广大干部职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上下同心,艰苦努力,共同奋斗的结果。在这里,我代表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向轻工行业广大干部职工表示诚挚的敬意!向所有关心支持轻工业发展的各级领导和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深入调研把握形势,积极提出政策建议
面对2008年复杂多变的形势,我们坚持把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作为最主要的工作方法,先后由中轻联主要负责人和各协会负责人带队进行了几次大的调研活动。在此基础上,下靠行业企业反映的实情和诉求,上靠国务院领导与各部委的理解和支持,积极争取有关解决轻工发展中的问题能排上队,为出台调整振兴规划和一系列政策措施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我们密切关注形势变化对轻工行业的影响,及时召开轻工行业协会座谈会了解情况,在皮革、文化用品、食品饮料、家电、塑料、五金用品、家具、礼品等出口量较大的行业进行专题调研,由会领导带队深入到各地方和企业调研,了解掌握行业发展动态。在调查研究中,各地企业反映了大量实际情况,比如外需下降,出口下滑;经营困难,亏损上升;生产急降,就业减少,各类企业困难重重,急需从政策上给予支持等问题。我们经过认真研究,及时向国务院领导进行汇报,提出巩固外贸出口阵地,提高出口退税率,进一步扩大内需,加大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资金扶持力度,调整加工贸易政策等建议。得到了国务院领导的高度重视,温家宝总理,李克强、张德江两位副总理在我们呈送的报告上很快做出重要批示。温家宝总理于11月1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第36次常务会议,出台了促进轻纺工业发展的6项政策措施。紧接着,国务院在制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安排中又正式把轻工业列为重点产业。
按照国务院部署,我们集中力量积极配合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组织轻工各行业协会参加起草《规划》。针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重点市场,提出当前应对的措施和长远调整、振兴的政策,并随着形势的新变化,进一步提出补充建议。在《规划》原则通过后,我们抓紧派出调研组深入地方和各行业,推动行业与地方全力落实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要求。
(二)及时进行沟通协调,促成政策措施出台
我们从2006至2008年三次专门写信给温家宝总理,汇报轻工业改革发展情况,反映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提出请国务院及有关部门支持的建议。得到了温总理的重视,作出了重要批示。特别是在今年三月,温总理和克强、德江、岐山、延东等几位领导批示后,我们抓紧与发改委、工信部、商务部、科技部、环保部等部委主要领导积极沟通情况、交换意见,就有关政策建议认真进行具体衔接,得到了这些部委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我们报送的《关于轻工部分重点出口行业调整出口退税率的建议》得到采纳,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先后三次提高了部分轻工产品的出口退税率,惠及轻工31个行业847项商品。我们还配合工信部、发改委提出了进一步提高轻工产品出口退税率、扩大内需刺激消费、完善大宗原料性轻工产品储备制度、加大轻工重点企业技术改造等一系列政策建议。经与各方面反复沟通,这些建议都在《规划》制订过程中被吸收。
此外,还有若干重要的具体建议在有关部门得到采纳:
1、有关部门在修订《产业结构调整目录》和涉及轻工企业跨国兼并等问题上,认真吸取行业意见;
2、中轻联和相关协会承担了发改委的乳制品行业准入条件制定工作,并已发布实施。目前正在研究提出发酵、电池、照明电器、日用玻璃和皮革等行业新的准入条件;
3、环保部同意依托行业建立环保部的技术中心;
4、商务部、财政部推广了“家电下乡”的经验,并逐步完善具体操作办法;
5、科技部同意与我会共同建立以轻工产业集群为主体的轻工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
6、承接发改委“轻工重点行业产业政策研究”课题,主要研究内容为:行业科技发展政策、行业节能环保政策、行业产业安全政策、重点行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等;
7、商务部、财政部实施节能灯推广政策,对购买高效节能灯实行补贴;
8、与商务部正式签订产业安全联动机制合作协议,并充实力量,有效开展工作。
9、商务部、环保部、海关总署等部门充分听取我们的建议,经国务院批准发布2009年第八号令,对生皮加工贸易政策进行了调整。
我们在调研基础上反映的行业情况和企业诉求以及相关建议,还得到全国人大、全国政协以及国家统计局等相关部委的注意,他们专门安排与中轻联进行座谈或前来调研,就运行情况、行业问题分析和全年预期及相关服务平台建设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交流探讨。在共同分析行业运行总体情况的基础上,我们提出有效防止政策叠加效应的延续、上调轻工重点出口商品的退税率、重点解决企业贷款难问题、对上游产业的价格调整加强监管、产业转移中的优惠政策等建议,都通过不同途径传递到国务院有关部门,引起了重视。
(三)完善十大工作平台,努力提高服务水平
我们为行业服务的十大工作平台,工作内容不断完善,服务水平逐步提高,在行业咨询、品牌建设、集群培育、科技进步、标准化推进、产业安全、国际交流、展会服务、人才培训、企业信息化等方面都产生不少新的成果。
与有关协会共同开展“‘十一五’轻工行业科技发展需求”专题调研工作。向科技部推荐申报“隧道式连续大型洗涤机组与高效缝制设备研发”等科技项目。根据国家奖励办《关于增补推荐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评审专家的通知》要求,组织推荐了60名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评审专家。组织并主持了25项科技成果鉴定。完成《轻工业科技发展报告(2007年)》等编写工作。在配合发改委完成2008年度重大产业技术开发专项指南(发改办高技[2008]301号)的基础上(含造纸、发酵、皮革、电池四个行业),协助发改委落实了四个行业清洁生产重大产业技术开发的专项。
在部分行业进行“轻工行业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开展节能减排情况”的调研。调研组先后赴广东、福建等地和部分行业协会详细了解食品、造纸、皮革、照明、文体用品等行业开展节能减排活动的情况,发现总结推广了一批典型经验,对全行业的节能减排工作起到了示范和推动作用。在“轻工行业产排污系数核算”课题第一批14个行业专项工作得到环保部表扬的基础上,全力完成了“轻工行业产排污系数核算”课题第二批三个行业验收论证工作。配合2008年开始的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先后组织17个行业协会和相关院校、研究机构,积极做好普查的咨询服务工作,并配合普查办进行普查数据的后期分析工作。
积极组织产学研结合,申报科技部节能减排科技专项,已向科技部提交“造纸、发酵行业污染物减排与废弃物资源化示范”等三个项目。完成了发改委“轻工重点行业节能减排政策研究”课题,正在开展轻工重点行业节水模式课题研究,将向国家提出重点行业节水政策建议。继续做好皮革、日用玻璃等相关行业节能降耗、节水减排评价体系,行业准入条件的制定和发布工作。
做好标准化工作。编制了轻工行业标准项目计划282项,完成197项国家标准和193项行业标准的报批。召开了全国轻工标准化工作会议,完成7个检测机构的复评审,20个标委会(含分标委会)的组建。推荐标准创新贡献奖13项、推荐中国名牌评价目录14项,2009年军标项目审查申报8项,完成了《2008-2010年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标准发展规划》的轻工部分,编制了家电、造纸、塑料、照明行业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规划项目。组织家电、造纸、塑料、日化、五金、照明等多个行业开展单耗课题研究和单耗标准制定工作,配合海关总署完成了12项单耗标准函审工作。
建设“中国轻工业经济运行监测预警网络工作平台”,构建覆盖轻工全行业的、全国性的、综合性的经济运行网络工作体系,确定15个行业,5个省区作为项目的第一批研究对象。轻工行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季度例会”制度和 “中国轻工商务系列研讨活动”的平台,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还就轻工10个用材重点行业中的钢材需求情况、趋势分析等问题进行调研。向发改委产业协调司、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相关建议,并建立实施了两会信息互换机制。
中轻联全力支持各协会、学会、直属单位办好行业展会,培育优秀展会,提升专业展会水平。2008年轻工展会近100个,总面积近270万平方米,创新力和影响力不断提高。轻工行业“十大品牌展会”和中轻联分别与大连、宁波市联办的“啤酒节”和“家居博览会”等都突显出品牌展会特征,受到业内好评和社会认可。
进一步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工程”,组织协会申报培训计划,举办了专业应用技术培训。做好轻工行业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完成了5378人的职业技能鉴定,2项国家职业标准的审定,启动4项标准的编写。
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会领导出访古巴,同古方就食品、塑料、家电等行业的经贸合作进行了深入探讨,与来访的古巴轻工部长举行了会谈,就两国在轻工领域开展合作进一步交换了意见。加快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积极搭建美国、芬兰等贸易新平台。举办了美国亚世商场在中国的专题研讨推介会,为中国高端精品走向世界提供新渠道。开展中国轻工产品走向南亚的促进工作,应邀向斯里兰卡推介轻工部分行业与企业的情况。
我们在三鹿婴幼儿配方奶粉事件曝光后的第一时间启动应急机制,积极配合政府各部门做好相关工作。参加了张德江副总理主持的国务院专题办公会议,落实会议的各项工作要求。组织行业和各方面配合有关部委提出治理整顿意见和建议;配合工信部等部门进行实地调研并建立奶制品重点企业日报制度;组织109家奶制品企业参加“中国奶制品产销企业质量诚信宣誓”活动;组织轻工乳品标准的清理工作,涉及各类国标、行标46项,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41项,收集参考的国际标准有219项。同时组织和要求轻工各行业进行总结和反思,强调建立保证产品质量安全的长效机制,并积极为《食品安全法》的出台和贯彻做了许多相应的工作。
(四)开展多项行业活动,凝聚轻工整体力量
为推动轻工业做好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活动,我们专门写信向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同志建议将我国轻工业和集体经济改革开放30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宝贵经验列入系列报道,得到了两位中央领导的支持。随后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人民日报、经济日报、消费日报、中国食品报等主流媒体对我们进行了专访,并在10月中旬的“新闻联播”、“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中播出,还在各大报刊比较显著的位置进行了专题报道。我们认真组织行业和地方总结经验,展示成绩,大家一起从纪念活动中深切体会到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和历史作用。我们组织编辑了《中国轻工业改革开放30周年文图资料特辑》,举办轻工业改革开放30年专题展览。隆重召开了全国轻工业改革开放30周年纪念大会,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给大会发来贺信,国资委黄淑和副主任、工信部欧新黔副部长发表讲话。还组织了专题党课、专题征文等一系列活动,宣传辉煌成就,鼓舞坚定信心。特别是认真组织学习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进一步激发了坚持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
开展宣传劳模、学习先进的活动。组织全国轻工行业先进集体、劳动模范先进事迹报告会,在有关媒体宣传报道先进集体、劳动模范的光荣事迹,激发全国轻工业广大干部职工在本职岗位上创造一流业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构建和谐行业创造良好的物质基础。
重视发挥行业组织优势,促进区域轻工业发展。承担和帮助广东、天津、宁夏、江苏、安徽、吉林、大连等十多个省区市制订轻工业发展规划或竞争力分析报告,积极支持宁夏轻工业承接珠三角、广东制造业产业转移的工作,组织有关协会座谈,为宁夏轻纺工业局赴粤招商出谋划策和提供支持。认真推动广东、广西、湖南、湖北、重庆、福建、江西等省区市轻工业“南南区域合作”的活动。支持新疆轻工行业办公室落实中央三农政策,推动新疆优势农副产品资源深加工的区域调研工作和组织行业专家帮助制定有关轻工发展思路的工作。与黑龙江省政府、省经贸委、省轻工联合会共同商议该省加快轻工业发展问题,并组织行业专家和沿海省份行业部门认真研究重点轻工产业发展问题,受省政府委托,我们正在抓紧制订“黑龙江省轻工业发展规划”。
积极推动地方轻工行业组织的建设,着力建立和健全新体制下的行业工作组织网络。会领导深入地方调研时,与当地领导就轻工行业组织的设立及工作职能等问题交换意见,帮助推动地方行业组织建设。去年,上海、福建、河南、江苏等地相继成立或调整了省市的行业组织。从全国看,正在逐步形成各地行业工作组织的新体系。
与有关部委建立联系工作机制。围绕行业、企业发展的重点问题,加大联动力度。与商务部建立了“中国轻工业产业安全重大问题对策研究机制”;与国家质检总局建立推动轻工行业质量工作的联系机制;与钢铁协会建立了信息互换机制;与总工会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与发改委、工业信息部等相关部委保持了紧密的热线联系,主动进行沟通服务,得到肯定和赞扬。
(五)主动履行社会责任,彰显行业组织价值
过去的一年里,我们经历了抗击低温雨雪冰冻和汶川大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的挑战,积极为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和“神七”成功发射等重大活动提供服务和支持。在这些重大事件中,我们的有效服务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同时也体现出了自身的价值。
轻工行业积极服务奥运。积极与奥组委有关部门协商,轻工相关行业协会组织企业为奥运场馆建设和在奥运会期间提供赞助商、供应商、志愿者等相应服务,轻工22个行业的85家企业参加了支持北京2008奥运会和残奥会的各项活动。
以高度负责的科学态度做好为神七配套服务工作。由深圳飞亚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竞标承担的项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神舟七号’舱外航天服手表”出色地完成任务;获得了轻工科技进步特别奖并成为国家科技奖推荐项目。
在抗击雨雪冰冻灾害、抗震救灾的工作中,启动应急机制,加班加点,迅速与各方面加强联系,传达布置落实上级下达的任务要求,及时向有关部门报送急需的行业信息。按照上级统一部署,及时组织有关行业和企业,安排救灾急需的铁锹、帐篷、炊具、方便食品、饮料、消杀用品等轻工产品的生产供给,受到发改委(国家应急指挥部)的表扬。积极参加灾后重建工作,向温总理建议将轻工业列为灾后重建优先发展的行业,参加国家《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的起草工作并派专家到灾区进行实地调研,我们还亲赴灾区进行慰问,向灾区捐赠了一大批实物和现金,特别是赠送了急需的家用电器。
(六)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团队整体素质
按照中央总体部署和要求,切实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来抓。按国资委统一安排,首批开展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党委中心组学习为示范,对整体和基层党组织的学习实践活动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进行了多次专题学习,组织了各协会、学会,直属单位领导干部和年轻干部、后备干部的集中培训。在学习实践活动中,中轻联几位部领导亲自带头完成重要调研题目并提供了4份有价值的调研报告,充分体现了服务行业、应对危机、推动行业与自身发展,推动国有、集体和非公有轻工经济协调发展的工作思路。结合国办36号文件精神和我会实际,把解决中轻联和各协会改革发展中最主要、最实际、最迫切的问题作为学习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整个学习实践活动中,不仅增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而且有力地推动了实际工作。
开展增强中轻联双向服务能力与实力的调研。进一步有针对性地研究职能定位、组织架构、经费来源和人才建设等问题,努力推进自身更自觉地适应市场化的要求。注意加强队伍建设,完成部分直属单位领导班子的考核、充实与调整,部分协会学会领导成员人选的推荐和中轻联机关有关部门工作人员的考察和任免工作。开展财务规范化监督检查和内部审计,强化预算管理,合理安排资金。
加强制度建设,坚决执行中央有关抗震救灾期间压缩出国团组的文件精神和国资委有关会议精神,取消12个已批准的出国团组。在精神文明建设中,我们根据国资委的要求,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共同做好节约能源及“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文明礼仪测试等工作。 进一步加强重大活动的安全工作,开展“平安奥运行”活动。进一步加强保密工作,进行安全保密检查。有关工作受到了国资委的表彰。
回顾过去一年不平凡的经历,我们深感轻工行业各项工作成绩来之不易。这些成绩,都是在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和亲切关怀下,在国务院各有部门和各地党委、政府的理解、支持和有力指导下取得的,是我们全行业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紧密联系行业实际,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奋力拼搏,战胜困难而取得的。在新形势下,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结合近年来的实践,我们深深感到,应当在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增强自觉性和主动性,以此来迎接新的挑战,夺取新的胜利。
第一,要进一步增强从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出发来认识和研究轻工业地位、作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随着我国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在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加快和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的目前阶段,轻工业应处在什么地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应起到什么作用,这是个在研究整体工作部署、制定政策规划和安排产业布局时必须加以关注的重要问题。长期以来,中央一直关心轻工业的发展,特别是当年的“六优先”政策,使得轻工业在改革开放之初迅猛发展,并为后来成为世界轻工业大国打下重要基础。进入“工业化”新阶段以来,出现了一些值得我们重视的新情况,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重化工业超速增长,明显带来轻重比例不均衡;二是一些片面的看法认为“轻纺工业是传统产业”,传统产业是“夕阳”、“落后”的产业,把传统产业与先进技术对立起来,以至在发展规划和创新计划中对轻工业重视不够;三是与大型国企集中的重工业及外资企业相比,轻工中小企业多,非国有企业多,无论在认识上、政策倾斜上和改革发展支持力度上,轻工行业都相对处于一种“弱势”。这种情况是不利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我们轻工行业和各行业组织,必须从宏观上和整体协调发展的全局上考虑问题,以历史的责任感,更加自觉地研究和说清楚轻工的特点,说清楚轻工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要积极主动地向上反映,向各方面说明,向社会各界宣传。当前“轻纺六条”和《规划》的出台说明,只要坚持不懈认真细微地做好工作,就一定能得到上上下下的了解、理解和支持。面对当前的困难局面和今后发展的更高要求,我们应当更加自觉和主动地把这方面的工作做细做好。
第二,要进一步增强调查研究和做好沟通协调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去年,我们行业总体经历了两次大的冲击:一是有关方面一系列从紧的调整政策集中出台,汇率、退税率、原材料能源价格、劳动力价格和信贷收紧的政策叠加带来的冲击;二是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更为严峻的冲击以及一些行业面临新一轮贸易保护主义的冲击等等。面对复杂多变的困难情况,我们从中轻联主要领导做起,各行业协会和各地行业组织的负责人也都积极行动,有计划、有目的的开展调查研究,了解新变化,探索新办法,抓住企业最现实、最关心、最困难的问题,经过认真研究,迅速向国务院领导和有关部门汇报反映,并且在参与研究政策和起草《规划》的过程中,认真做好同各方面的沟通衔接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体会到,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们做好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调查研究和协调政策的过程,就是为保发展、保民生和统筹各方实现共同利益、共赢发展的过程。真实的情况来自基层,共同的诉求来自企业,政策建议来自集体的智慧,政策目标的达成来自各方利益的协调和均衡。在这中间,我们行业组织的自觉行动和主动争取是非常重要的。在新形势下,我们应当更加注重把握这样的基本工作方法,不断提高通过调研和协调解决新问题的工作本领。
第三,要进一步增强发挥行业组织不可或缺作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在为企业、为政府提供有效的双向服务的同时,为建立一种政府与企业、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密切合作、平等对话的新型关系而不懈努力。
在新一轮行政机构改革和实行“大部制”的工业管理体制下,特别是面对金融危机带来的复杂形势,我们轻工联合会、各行业协会和各地的行业组织,应当发挥也可以发挥更有影响的积极作用。从“轻纺六条”和《规划》的拟议和出台的过程看,我们在年初和年中意识到经济形势日益严峻和世界金融危机将会对我国轻工业带来严重影响的时候,我们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及时向国务院领导呈送了报告,提出了积极应对和寻求政策支持的建议;国务院领导和有关部门在肯定我们建议的同时,进一步组织听取我们的意见,并组织共同研究相应的政策措施。这说明,我们参与有关政策措施从拟议到起草再到出台的过程,也就是行业组织积极发挥作用,为政府出谋划策,为企业反映诉求,为行业谋求发展的服务过程。我们参与政策形成过程的作用和表现,使得上至国务院领导和各大部委的领导,下至各部委有关司局和相关研究机构,都感到中轻联和各协会不仅是表达行业利益诉求的整体代表,而且是为国家、为政府出谋划策,提供专业性政策支持的最好的助手。这也为我们提升地位、扩大影响、增加发言力度打下了新的基础。我们将有可能和各方面进一步努力来推动构建一种适合我国国情的政府与企业、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的新型关系。
在发挥行业组织作用方面,我们还要进一步注意进一步强调大家来办会,大家出主意,把我们各个协会、学会,各级地方组织机构,各位会领导、常务理事、理事和广大会员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发挥出来。近几年的几次会长会议,特别是去年在宁夏召开的会长会议,就比较好地发挥了这种作用,大家对一些“热点”问题认真调研,形成专题建议,对推进我们的整体工作有很好的建设性作用。从去年到今年的调查研究中我们大家都明显感到,各地各单位在实践中的有益探索、成功经验和各种政策建议,都是我们共同的宝贵财富。我们要进一步把这方面的工作更加广泛深入地开展下去,不断取得新成效。
第四,要进一步增强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寻找差距,主动改进工作,不断提高能力和水平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面对新的困难和挑战,我们的工作还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从当前形势变化和各地反映的情况看,最突出的问题就是要提升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能力和加快转型升级,无论是应对当前危机,还是推动转型升级,最重要的是要提升创新能力。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成为我们最突出和最急需解决的问题。当前外部经济环境更加严峻,不确定因素显著增多,不少企业经营困难,就业压力明显加大,内需不足,出口萎缩。我们在引导内需消费和缓解出口与就业压力方面任务艰巨,但手段和能力都不适应;在节能降耗和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方面还有很多问题要解决。在如何把近期应对与长远发展结合起来的问题上,还要在实施《轻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做出很好的协调和安排,特别要把各项政策措施切实落到实处,推动落实应是我们的主要任务,也是工作中最突出的难点。面对新形势、新变化带来的新任务,我们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改革创新的力度,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在新的一年里开创新局面。
二、2009年的主要工作
2009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也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十分繁重。在国际金融危机扩散蔓延,我国经济发展面临诸多困难的情况下,全国“两会”对今年的经济工作进行了部署,指出:“我国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挑战与机遇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面和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温家宝总理强调:“有希望,有信心”。政府工作报告中传递出鼓舞人心的信号,用八个“来自”阐述了“信心”的来源;不仅提出了“一揽子”计划,而且还表示“已经准备了应对更大困难的方案,随时都可以提出新的刺激经济的政策”。我们轻工行业要结合自身的特点,发挥我们的长处,坚决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总体部署,积极应对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千方百计保持轻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实现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主要是全国GDP增长8%左右,工业方面要增长12%左右)和《规划》中的各项任务作出新贡献。
2009年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贯彻落实《规划》,进一步争取政策支持,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轻工业平稳较快发展作为轻工全行业的首要任务;按照“24字方针”的原则,把保增长与调结构结合起来,把扩大内需与稳定出口结合起来,把自主创新、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深化改革作为实现保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强大动力;把深入调查研究、认真统筹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凝聚全行业的智慧和力量,作为共同化解难题、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重要工作方法和工作内容,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不断完善服务机制,提高服务水平,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大家一起来办会,共同迎接新挑战,努力变压力为动力,满怀信心地实施全国“两会”和《规划》中提出的各项任务,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国60周年。
本着以上指导思想,轻工全行业的工作,要紧紧抓住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认真落实《规划》,促进轻工业平稳较快发展这条主线,从轻工行业的实情和特点出发,下大力气与国务院推出的“一揽子计划”的相关内容做好上下衔接和具体落实的工作。今年,要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积极推进《规划》实施,主动跟踪调研协调
《规划》的研究制订和正式出台,使较长时期以来一直很难占上位、排上队的轻工行业,又被正式地列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产业。这既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轻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和作用的肯定和重视,也表明国务院和各有关部委对轻工行业工作和轻工各行业协会组织长期以来所做工作的肯定和支持。《规划》是指引轻工行业战胜当前困难、实现今年发展目标的有力保障,也是推进解决深层次矛盾,在调整和振兴中实现转型升级、迈向新高度的巨大动力。《规划》不仅有总体要求和指导意见,而且,在扩大内需、推动出口、减轻税负、金融扶持、财政专项、技改项目等方面对轻工业都有实实在在的支持。中轻联和各行业协会要同各地方政府紧密配合,引导企业和会员抓住重要契机,学习好,领会好,运用好;当前特别重要的是要切切实实抓好诸项措施的衔接和诸项推进落实的工作。
首先,要采取多种形式认真组织学习国务院常务会议的精神和《规划》的内容,认真领会《规划》和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内涵,增强落实《规划》和各项政策措施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第二,要开展落实和实施《规划》的调研活动,对目前各轻工行业、各省区市的扶持轻工业发展政策落实和《规划》实施情况、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家电下乡等热点问题开展调研,并宣讲和解读《规划》,了解行业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研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掌握政策落实的实际情况、存在问题和典型经验,认真抓好有关项目和政策的跟踪落实,有针对性地提出后续政策建议。积极参与制订轻工及各行业产业政策。
第三,组织重点行业根据《规划》要求,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组织行业协会按《规划》的内容和时间要求抓紧落实相应的项目。
第四,加强与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商务部、环保部、质检局等有关部委的协调衔接,形成稳定顺畅的沟通渠道和工作机制,为企业、为行业做好服务工作;加强与各级地方有关部门联动,积极组织协调各方力量推进《规划》与地方相应细则的衔接和落实。
第五,加强宣传工作。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加大对《规划》的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氛围,争取各方面对轻工业的重视、理解和支持。
应当强调的是,当前行业和企业面对的困难很大,迫切需要甚至是渴望得到有关政策措施实实在在的支持,如果政策措施迟迟得不到具体落实,有可能会误事;所谓“救急如救火”,一定要尽我们所能抓紧做好推动落实的工作。尽管有些政策措施不一定全面,但是能发挥解决现实问题的时效作用,就是好的;我们要积极推动,又要适度宽容,在做好互相创造条件的沟通工作,争取已出台的政策快一点落到实处,同时通过进一步工作来逐步加以补充完善。
要在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减轻企业负担和支持企业转型升级的政策建议,特别要对中小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给予支持,比如进一步提出有关退税、汇率,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支持创新和技术改造,支持企业组织结构调整,支持企业出国办展和拓展合作渠道,支持引进先进技术、装备、人才、资源和实行有条件的并购,以及人员培训、管理创新、循环经济、质量安全等方面的项目。要经过认真研究,形成可操作的政策建议,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还要认真做好有关课题,为有关方面提供参考依据。要注意发现总结各方面的典型,用实际案例来推动认识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的提高。
(二)扩大国内消费市场,巩固拓展国际市场
积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增强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这不只是当前金融危机影响下的权宜之计,而且是结构调整和处理需求与供给关系必须实行的长期方针。轻工业作为满足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主要行业,在这方面责无旁贷,必须自觉地下大力气做好这方面的工作。要特别注意研究城乡市场消费需求的发展变化,研究新的消费特点,用更多的优质、安全的新产品来满足和引导消费。要引导企业根据市场不同层次需求,配合安居工程、新农村建设、教育建设、医疗建设、灾后重建等重大项目和旅游休闲产业的发展等,开发适销对路的特色产品,还要注重发展少数民族特需用品。积极做好“家电下乡”的工作,并积极推进“轻工产品下乡”;要进一步加强专业市场的建设,增加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要进一步发挥专业流通市场的作用,加快皮革、家具、五金、家电、文体用品、塑料、缝制机械、制糖等行业重点专业市场建设,更多地创新拉动消费的平台。培育轻工展会,继续开展推荐“中国轻工业品牌展会”活动,支持一批有影响力的专业展会活动;总结大连啤酒节经验,开展啤酒节等系列活动。
要巩固和开拓国际市场。进一步加强与国际同业协会的联系,发挥“国”字头行业组织的功能作用,探索建立双边或多边战略伙伴关系,为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提供服务,帮助企业协调处理国际贸易纠纷,积极争取国家中央外贸发展基金的支持。引导行业企业在努力保持美、欧、日等传统国际市场的基础上,开辟中东、俄罗斯、北欧、东南亚、西亚、南美洲等新兴市场和潜在市场,实施多元化出口战略。与俄罗斯轻工业协会建立联系,扩大和澳大利亚国际商会的交流活动,促进轻工行业和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同业组织的交流与合作。为轻工产品出口创造新的平台。
支持品牌企业“走出去”。鼓励企业在国际上通过股权参与、品牌收购、营销网络建设、建立工业园区、研发中心等,在主销市场设立或收购物流中心、分销中心,特别是建立产品加工基地、经贸合作区。配合商务部参与推进巴基斯坦海尔工业园区、浙江康奈俄罗斯乌苏里斯克经贸合作区的建设,推动各项政策的落实。并努力结合行业情况做好进一步拓展的衔接工作。
(三)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对轻工行业是一次检验。各地的经验表明,在危机中遭受重创的企业和地区,大多是产业层次较低、自主创新能力较弱、技术进步步伐较慢的企业和地区。要真正走出困境,必须下决心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走自主创新、转型升级的路。广东、山东、上海、浙江、福建、湖北、四川、广西、重庆等东中西部各省市区的实践都说明,不仅必须通过自主创新,推动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而且我们完全有能力走出自主创新、转型升级的新路子。
积极推进轻工行业、企业发挥创新能力。配合有关部门建立轻工重点行业公共技术创新服务平台,逐步建立相关行业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技术创新联盟,大力培育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
组织重点行业产学研科技创新团队,向科技部、发改委、工信部等部门重点推荐和争取支持对行业科技进步推动作用大和行业急需的、影响发展瓶颈的关键技术。要以实施《规划》为契机,积极争取“制糖生产过程节能关键技术及示范”等相关行业节能减排项目列入“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对于已经组织实施的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加大实施力度,做好监督、检查,协调并处理项目执行中的重大问题。
通过重点行业技术改造,促进产业升级。针对当前轻工业技术装备总体水平不高和高端产品生产能力弱等现状,配合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等,支持行业重点企业技术改造,组织制浆造纸、食品、塑料成型、制革制鞋和工业缝制等装备国产化工作,同时抓住机遇切实做好引进一批先进技术装备和先进工业技术的工作,组织好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工作,力争实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轻工重点行业装备技术的重大突破,加快装备自主化。
大力推进节能减排。编制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推广规划,并重点配合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环保部等部门落实造纸、食品、电池、皮革等行业清洁生产节能减排专项,加大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和产能力度;大力推广节能、节水新技术;研究制定发酵、皮革、电池、照明电器、日用玻璃等行业准入条件,指导行业规范发展。
要认真做好科技奖励工作。完成2009年国家科技奖项目推荐工作,组织2009年度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技奖申报和评审工作;继续开展科技成果鉴定工作;在行业内大力推广成熟实用的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
配合有关部门完善行业标准化体系。充分发挥标准化体系在轻工业自主创新中的保障作用,增强轻工企业在国际标准领域的话语权。加快标准制修订步伐,特别是食品添加剂行业的国家标准。制修订电池回收、塑料降解、制浆造纸、皮革鞣制、家用电器及照明电器能耗等行业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方面的标准。进一步推进塑料制品、造纸、轻工装备等传统产业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提升标准总体水平。及时修订轻工行业标龄超过5年的标准。
(四)全面加强企业管理,强化质量安全保障
轻工产品直接面对广大消费者,关系到千家万户,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责任重大。企业管理是质量管理的基础。中轻联和各行业协会要促进企业加强管理,进一步提升轻工产品的质量水平和重视产品消费安全,要认真落实国务院2月19日常务会议上强调的要在质量安全方面做得更好,保证消费者的消费安全和努力提高中国制造水平等指示精神,配合政府有关部门研究,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充分发挥行业组织的作用,切实把工作做好。要推动企业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工作,建立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和认证体系,加大实施新技术标准的力度,建立行业质量自律机制,努力实现轻工产品质量的稳步提升。
积极配合国家有关部门,争取加强对产品质量的基础研究和加大对质量基础建设的投入。要逐步在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业和领域建立质量监控网,建立质量监控机制、质量问题预警机制和信息发布机制。组织食品、家具、室内装饰、玩具等行业对有毒有害物质的检测项目攻关,组织家电、缝制机械、自行车、五金等产品可靠性和使用寿命的研究。要加强在岗人员的培训,逐步实行持证上岗制度。要组织家具、室内装饰等行业对原辅材料进行性能和安全的研究与管理。要认真学习和贯彻《食品安全法》,对乳制品加工、食品添加剂等食品行业中的重点企业,要完善内部质量控制网络和食品质量可追溯体系,支持增加先进的原料检验、生产过程动态监测、产品出厂检测的检验设备等。继续开展食品安全标准的前期研究,包括食品安全管理技术、通用检测方法等,加强对食品标准化基础知识的培训和重要标准的宣贯工作。积极开展食品安全的国际交流活动,促进食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设。
(五)加强自主品牌建设,支持企业兼并重组
轻工业实施品牌战略以来,培育出了一些国内知名品牌,但国际知名品牌屈指可数,自主品牌建设尚处于培育和成长阶段。需要我们充分发挥行业组织特定的服务作用,开展调研,总结交流经验,大力宣传和保护轻工业的自主品牌,增强自主品牌企业保护品牌的责任感和全社会保护自主品牌的意识,在行业中树立品牌作为企业发展核心价值的理念;积极争取各方面的支持,引导企业加大提升产品品质、企业品质的力度,从生产、营销环节到服务环节,加强自主品牌培育和建设。
品牌是企业兼并重组、扩张发展的基础。要鼓励和引导自主品牌企业以品牌发展为战略,运用品牌的市场开拓力,实施兼并重组,做大做强,支持其技术改造和创新能力建设,提高核心竞争力。一是支持有实力的自主品牌企业利用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机遇,并购国外具有资源、技术、人才、市场和品牌价值的企业,实现生产本土化,提升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巩固和提高国际市场份额;二是落实国家产业政策,通过行业准入条件淘汰一批耗能高、污染重的落后企业和产能,鼓励和引导知名品牌企业以品牌为核心进行兼并重组,优胜劣汰,强强联合,根据行业具体情况提高产业集中度;三是结合产业转移和承接、产业集群建设等工作,引导品牌企业的有序、稳步转移、扩张、提升和资源整合;四是积极争取国家及地方政府出台和落实鼓励兼并重组的税收、信贷、社保等政策支持,确保企业资本兼并重组中的各方利益。
(六)培育发展产业集群,推动产业转移提升
目前我们已培育、建设150多个轻工特色区域和产业集群,成为我们轻工业发展的一大亮点,其产值约占轻工业总产值的16%,从业人员1000多万。一个产品带动了一方经济的发展,形成了较完整的产业链,成为支撑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同时,也巩固了行业发展的基础。因此要在总结好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培育发展轻工业特色区域和产业集群。
着力培育和建设一批轻工业特色区域和产业集群。配合支持具有资源优势等条件的地区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为轻工业特色区域和产业集群创造良好的培育与建设环境。支持完善现有轻工业特色区域和产业集群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更好地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息、技术开发、技术咨询、产品设计与研发、成果推广、产品检测、人才培训等服务,不断提高其影响力,为行业和区域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我们要根据行业特点和发展需求,以发展轻工业特色区域和产业集群为手段,推动东部沿海产业向内地有资源优势地区转移。引导、鼓励和推进向具有资源优势等条件的地区根据产业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措施进行有序推进和转移。我们要为之改善建设条件和经营环境,在转移的过程中扶优限劣淘汰落后,实现产业升级,这对优化产业布局,发展地方经济,增加就业岗位有着重要作用。如:引导家电等行业重点产品的研发、制造、集散由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等产区,向有条件的中西部地区转移;制革和制鞋集中的东部沿海地区发挥研发、设计和贸易优势,生产加工向具备资源优势的西部地区转移;陶瓷和发酵行业向有资源优势、能源富集地区转移等等。我们要积极争取国家尽早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
(七)大力推进两化融合,促进传统产业改造
要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相互融合和相互促进,通过运用智能化、网络化手段,使信息化与生产制造、技术创新、现代服务、节能环保四方面的融合,从而全面增强轻工行业的发展能力。
结合轻工行业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发展现状,建立适应的两化融合的组织保障机制。中轻联将加强对轻工业企业信息化的指导、服务和促进的职责,协调相关部门共同推进两化融合。鼓励并支持各行业协会、地方轻工部门成立本行业,本地区信息化工作组织,构建组织保障体系。
加快推进轻工行业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网络、信息安全等标准,进一步促进信息技术在轻工行业的推广和应用。
广泛开展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宣传教育和培训,提高全行业信息化素养,形成企业广泛参与的良好氛围。开展各类企业信息化高层管理人员培训,解决企业信息化发展的人才问题。继续做好企业信息化先进的表彰工作,继续举办企业信息化发展论坛及表彰大会,通过树立先进典型、经验交流和介绍新技术新产品等活动,引导和推动全行业的信息化发展。引导和推动全行业的信息化发展,促进传统产业的改造和提升。
(八)着力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服务能力
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各项工作,推动自身改革发展,扎扎实实地开展好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特别是找准和逐步解决好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突出问题,建立好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机制。
加强对党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各项政策措施,特别是与轻工业发展关系密切的财税、金融、物价、人事、劳动保障等方面的政策措施的学习,做好相关培训工作。认真落实国资委协会工作会议的精神,坚持“市场化、国际化”的改革取向,稳妥推动自身改革。认真研究中轻联深化改革综合调研的相关问题和措施。推动民主办会、规范办会、改革兴会、人才强会的进程。
进一步加强对自身建设重大问题的研究和解决。推进国办36号文件有关扶持行业协会改革发展政策措施的落实,特别是政府购买服务制度以及为协会提供必要工作、生活条件等保障方面政策措施的落实。加大对中轻联和行业协会工作交流及共性问题的研究,加强对自身重大问题的研究,每半年至少专题研究一次自身建设工作。充实加强业务力量,使经济运行、科技、标准等主要业务适应双向服务的需要。
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完善预算管理体系和预算编制程序,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资金保证,并保证各项资金科学、合理的使用。继续对代管理单位进行财务检查,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加强外事工作管理,进一步加强出国计划管理、项目审批管理和团组管理。完善公文运转制度,加强公文督办工作,不断提高公文质量。
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改善人员结构,建立人才引进的机制。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着力加强协会理事长、秘书长后备人员的选拔和培养。加强对领导班子的监督管理,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领导班子任用和考核机制。针对协会学会换届工作的需要,超前思考和研究换届人选问题,坚持用人标准和用人质量。为企事业单位中层以上干部、协会、学会副秘书长以上干部开辟培训渠道。建立人才引进机制,建立规范的新进人员的工资福利、社会保险制度。建立完善干部任免、考核、人才交流引进、返聘等方面的制度。
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相关工作机制:
一是加强政府联系机制,进一步加强与国务院有关部门的联系,加强沟通,建立密切的工作关系,形成稳定、顺畅的工作渠道和工作机制。
二是加强区域和行业联动机制,加强与地方行业部门、协会的合作,从规划、咨询、培训、区域合作、特色经济发展等方面提供服务;加强对中轻联和行业协会、直属单位工作交流及共性问题的研究和解决。培育轻工特色区域和产业集群,完善现有轻工特色区域和产业集群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更好地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息、技术开发、技术咨询、产品设计与开发、成果推广、产品检测、人才培训等服务。
三是加强产学研联动机制,针对轻工业中小企业多、行业服务平台少、创新能力弱的突出问题,通过产学研相结合,推动建立重点行业公共技术创新服务平台,促进行业科技创新。集中产学研力量和行业专家资源,建立完善各行业专家数据库,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
四是加强会员服务机制,加强会员工作,组织区域重点会员单位的联系和交流,建立健全有关会员、理事、常务理事工作机制。加强会员管理,逐步建立完善会员及会领导的调整机制。探索建立协会、学会业绩考核制度。进一步加强各项会务建设,完善充实各项规章制度。广泛听取各会员单位的意见和建议。
五是加强产业预警机制,充分利用行业现有资源和国家投资,加快建立轻工业经济运行平台,不断提高动态分析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完成“轻工行业经济运行预测预警”项目建设,有序推进软件开发、软硬件集成、人员培训等各项工作,实现预测预警功能,达到项目验收标准。
六是加强应急服务机制,进一步规范和完善现有的应急服务体系,补充完善应急工作机构,明晰应急工作网络,建立相关人员联系、应急产品分类、相应制造企业信息数据库,并做到定期更新,不断提高中轻联快速反应能力和应争服务质量。
(九)宣传60年辉煌成就,鼓舞士气坚定信心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60年来,在党的领导下,我国轻工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特别是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已经奠定世界轻工业生产大国的地位。大力宣传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巨大成就和成功经验,展示轻工人蓬勃向上、开拓奋进的精神面貌,对统一思想,鼓舞士气,凝聚力量,引导和动员轻工战线全体职工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轻工业由世界大国向强国的跨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要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结合轻工实际,组织行业上下开展纪念活动,大家一起来回顾光辉历程,汇集历史资料,展示伟大成就,总结宝贵经验,展望美好前程,坚定必胜信心,共同迎接挑战,夺取新的胜利。
同志们!
我们面临的任务艰巨而繁重,我们肩负的责任重大而光荣。让我们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坚定必胜信心,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扎实工作,克服困难,开拓创新,战胜挑战,努力实现轻工业的调整和振兴,促进轻工业发展迈上新的台阶,为早日实现世界轻工业强国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各位理事、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二届理事会向大会做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一、2008年的工作回顾
2008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我国轻工业同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一样,经受住了罕见的重大挑战和考验。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在各有关部委和各地党政领导的关心支持下,轻工行业广大干部职工团结奋斗,迎难而上,战胜了各种困难,取得了轻工业发展新的重要成就。
——轻工业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据统计,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93898亿元,同比增长24.54%,增幅高于全国工业1.44个百分点。1-11月累计实现利税6278亿元,同比增长19.88%;实现利润3882亿元,占全国工业的16.13%,同比增长18.53%,增幅高于全国工业13.64个百分点。全年累计出口额3092.3亿美元,同比增长14.48%。累计进口额799.9亿美元,同比增长15.68%。
——轻工业正式列入了重点产业。经过多方努力,国务院出台了《轻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和促进轻纺工业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这表明了党和国家在新形势下对轻工业的高度重视,是当前和今后轻工业发展振兴的强大推动力。
——轻工行业在扩大城乡消费和保持出口市场,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自主创新和节能减排,品牌建设、会展建设、特色区域建设和维护产业安全等方面,都取得了新成绩;这次会上将有165项科技创新成果获中轻联科学技术奖。
——在抗击特大自然灾害和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圆满完成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等重大活动中,轻工行业提供了有效服务,完成了承担的光荣任务;如:为神七配套的飞亚达舱外航天服手表成为获特别奖的项目。
——各行业协会、直属单位为应对金融危机、推动行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中国家用电器协会、中国家电研究院积极协助政府有关部门推进“家电下乡”活动;照明电器协会积极协助政府进行“推广高效照明产品财政补贴项目”,去年推广节能灯达6500万只,今年安排推广到1亿只,等等。
——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实践中各地的企业和行业管理机构不等不靠,积极探索,创造出不少典型经验,努力化危为机求得新的发展。海尔集团、加西贝拉压缩机有限公司、格兰仕集团有限公司等依靠自主创新提升竞争力,并积极参与“家电下乡”,推动扩大内需,企业在金融危机面前继续保持持续发展;康奈集团等积极研究市场消费新需求,加强质量管理,依靠品牌和质量取胜;苏泊尔集团等以产业转移带动扩大国内市场取得新成果。我们轻工一大批优秀企业,都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上不断创出新经验。
我们各省区市的轻工行业组织,在应对危机和推动行业转型升级方面主动发挥承上启下的积极作用,在企业与政府之间认真做好双向沟通工作,使政府对轻工业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引导支持。如:在我们最近三个组调研所到的广东、山东、浙江、湖北、重庆等省市,都为落实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制定了地方的扶持措施,有力地促进了轻工行业的发展。
——中轻联和各行业协会、各地方轻工行业管理机构,在积极完成上述各项任务的同时,不断加强了自身建设,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有了新的提升,行业的凝聚力进一步增强。
上述各项成绩的取得,是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和对轻工业关怀、重视的结果,是国资委和各有关部委、各地方党政领导关心、指导和大力支持的结果,是轻工行业广大干部职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上下同心,艰苦努力,共同奋斗的结果。在这里,我代表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向轻工行业广大干部职工表示诚挚的敬意!向所有关心支持轻工业发展的各级领导和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深入调研把握形势,积极提出政策建议
面对2008年复杂多变的形势,我们坚持把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作为最主要的工作方法,先后由中轻联主要负责人和各协会负责人带队进行了几次大的调研活动。在此基础上,下靠行业企业反映的实情和诉求,上靠国务院领导与各部委的理解和支持,积极争取有关解决轻工发展中的问题能排上队,为出台调整振兴规划和一系列政策措施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我们密切关注形势变化对轻工行业的影响,及时召开轻工行业协会座谈会了解情况,在皮革、文化用品、食品饮料、家电、塑料、五金用品、家具、礼品等出口量较大的行业进行专题调研,由会领导带队深入到各地方和企业调研,了解掌握行业发展动态。在调查研究中,各地企业反映了大量实际情况,比如外需下降,出口下滑;经营困难,亏损上升;生产急降,就业减少,各类企业困难重重,急需从政策上给予支持等问题。我们经过认真研究,及时向国务院领导进行汇报,提出巩固外贸出口阵地,提高出口退税率,进一步扩大内需,加大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资金扶持力度,调整加工贸易政策等建议。得到了国务院领导的高度重视,温家宝总理,李克强、张德江两位副总理在我们呈送的报告上很快做出重要批示。温家宝总理于11月1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第36次常务会议,出台了促进轻纺工业发展的6项政策措施。紧接着,国务院在制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安排中又正式把轻工业列为重点产业。
按照国务院部署,我们集中力量积极配合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组织轻工各行业协会参加起草《规划》。针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重点市场,提出当前应对的措施和长远调整、振兴的政策,并随着形势的新变化,进一步提出补充建议。在《规划》原则通过后,我们抓紧派出调研组深入地方和各行业,推动行业与地方全力落实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要求。
(二)及时进行沟通协调,促成政策措施出台
我们从2006至2008年三次专门写信给温家宝总理,汇报轻工业改革发展情况,反映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提出请国务院及有关部门支持的建议。得到了温总理的重视,作出了重要批示。特别是在今年三月,温总理和克强、德江、岐山、延东等几位领导批示后,我们抓紧与发改委、工信部、商务部、科技部、环保部等部委主要领导积极沟通情况、交换意见,就有关政策建议认真进行具体衔接,得到了这些部委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我们报送的《关于轻工部分重点出口行业调整出口退税率的建议》得到采纳,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先后三次提高了部分轻工产品的出口退税率,惠及轻工31个行业847项商品。我们还配合工信部、发改委提出了进一步提高轻工产品出口退税率、扩大内需刺激消费、完善大宗原料性轻工产品储备制度、加大轻工重点企业技术改造等一系列政策建议。经与各方面反复沟通,这些建议都在《规划》制订过程中被吸收。
此外,还有若干重要的具体建议在有关部门得到采纳:
1、有关部门在修订《产业结构调整目录》和涉及轻工企业跨国兼并等问题上,认真吸取行业意见;
2、中轻联和相关协会承担了发改委的乳制品行业准入条件制定工作,并已发布实施。目前正在研究提出发酵、电池、照明电器、日用玻璃和皮革等行业新的准入条件;
3、环保部同意依托行业建立环保部的技术中心;
4、商务部、财政部推广了“家电下乡”的经验,并逐步完善具体操作办法;
5、科技部同意与我会共同建立以轻工产业集群为主体的轻工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
6、承接发改委“轻工重点行业产业政策研究”课题,主要研究内容为:行业科技发展政策、行业节能环保政策、行业产业安全政策、重点行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等;
7、商务部、财政部实施节能灯推广政策,对购买高效节能灯实行补贴;
8、与商务部正式签订产业安全联动机制合作协议,并充实力量,有效开展工作。
9、商务部、环保部、海关总署等部门充分听取我们的建议,经国务院批准发布2009年第八号令,对生皮加工贸易政策进行了调整。
我们在调研基础上反映的行业情况和企业诉求以及相关建议,还得到全国人大、全国政协以及国家统计局等相关部委的注意,他们专门安排与中轻联进行座谈或前来调研,就运行情况、行业问题分析和全年预期及相关服务平台建设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交流探讨。在共同分析行业运行总体情况的基础上,我们提出有效防止政策叠加效应的延续、上调轻工重点出口商品的退税率、重点解决企业贷款难问题、对上游产业的价格调整加强监管、产业转移中的优惠政策等建议,都通过不同途径传递到国务院有关部门,引起了重视。
(三)完善十大工作平台,努力提高服务水平
我们为行业服务的十大工作平台,工作内容不断完善,服务水平逐步提高,在行业咨询、品牌建设、集群培育、科技进步、标准化推进、产业安全、国际交流、展会服务、人才培训、企业信息化等方面都产生不少新的成果。
与有关协会共同开展“‘十一五’轻工行业科技发展需求”专题调研工作。向科技部推荐申报“隧道式连续大型洗涤机组与高效缝制设备研发”等科技项目。根据国家奖励办《关于增补推荐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评审专家的通知》要求,组织推荐了60名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评审专家。组织并主持了25项科技成果鉴定。完成《轻工业科技发展报告(2007年)》等编写工作。在配合发改委完成2008年度重大产业技术开发专项指南(发改办高技[2008]301号)的基础上(含造纸、发酵、皮革、电池四个行业),协助发改委落实了四个行业清洁生产重大产业技术开发的专项。
在部分行业进行“轻工行业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开展节能减排情况”的调研。调研组先后赴广东、福建等地和部分行业协会详细了解食品、造纸、皮革、照明、文体用品等行业开展节能减排活动的情况,发现总结推广了一批典型经验,对全行业的节能减排工作起到了示范和推动作用。在“轻工行业产排污系数核算”课题第一批14个行业专项工作得到环保部表扬的基础上,全力完成了“轻工行业产排污系数核算”课题第二批三个行业验收论证工作。配合2008年开始的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先后组织17个行业协会和相关院校、研究机构,积极做好普查的咨询服务工作,并配合普查办进行普查数据的后期分析工作。
积极组织产学研结合,申报科技部节能减排科技专项,已向科技部提交“造纸、发酵行业污染物减排与废弃物资源化示范”等三个项目。完成了发改委“轻工重点行业节能减排政策研究”课题,正在开展轻工重点行业节水模式课题研究,将向国家提出重点行业节水政策建议。继续做好皮革、日用玻璃等相关行业节能降耗、节水减排评价体系,行业准入条件的制定和发布工作。
做好标准化工作。编制了轻工行业标准项目计划282项,完成197项国家标准和193项行业标准的报批。召开了全国轻工标准化工作会议,完成7个检测机构的复评审,20个标委会(含分标委会)的组建。推荐标准创新贡献奖13项、推荐中国名牌评价目录14项,2009年军标项目审查申报8项,完成了《2008-2010年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标准发展规划》的轻工部分,编制了家电、造纸、塑料、照明行业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规划项目。组织家电、造纸、塑料、日化、五金、照明等多个行业开展单耗课题研究和单耗标准制定工作,配合海关总署完成了12项单耗标准函审工作。
建设“中国轻工业经济运行监测预警网络工作平台”,构建覆盖轻工全行业的、全国性的、综合性的经济运行网络工作体系,确定15个行业,5个省区作为项目的第一批研究对象。轻工行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季度例会”制度和 “中国轻工商务系列研讨活动”的平台,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还就轻工10个用材重点行业中的钢材需求情况、趋势分析等问题进行调研。向发改委产业协调司、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相关建议,并建立实施了两会信息互换机制。
中轻联全力支持各协会、学会、直属单位办好行业展会,培育优秀展会,提升专业展会水平。2008年轻工展会近100个,总面积近270万平方米,创新力和影响力不断提高。轻工行业“十大品牌展会”和中轻联分别与大连、宁波市联办的“啤酒节”和“家居博览会”等都突显出品牌展会特征,受到业内好评和社会认可。
进一步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工程”,组织协会申报培训计划,举办了专业应用技术培训。做好轻工行业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完成了5378人的职业技能鉴定,2项国家职业标准的审定,启动4项标准的编写。
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会领导出访古巴,同古方就食品、塑料、家电等行业的经贸合作进行了深入探讨,与来访的古巴轻工部长举行了会谈,就两国在轻工领域开展合作进一步交换了意见。加快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积极搭建美国、芬兰等贸易新平台。举办了美国亚世商场在中国的专题研讨推介会,为中国高端精品走向世界提供新渠道。开展中国轻工产品走向南亚的促进工作,应邀向斯里兰卡推介轻工部分行业与企业的情况。
我们在三鹿婴幼儿配方奶粉事件曝光后的第一时间启动应急机制,积极配合政府各部门做好相关工作。参加了张德江副总理主持的国务院专题办公会议,落实会议的各项工作要求。组织行业和各方面配合有关部委提出治理整顿意见和建议;配合工信部等部门进行实地调研并建立奶制品重点企业日报制度;组织109家奶制品企业参加“中国奶制品产销企业质量诚信宣誓”活动;组织轻工乳品标准的清理工作,涉及各类国标、行标46项,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41项,收集参考的国际标准有219项。同时组织和要求轻工各行业进行总结和反思,强调建立保证产品质量安全的长效机制,并积极为《食品安全法》的出台和贯彻做了许多相应的工作。
(四)开展多项行业活动,凝聚轻工整体力量
为推动轻工业做好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活动,我们专门写信向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同志建议将我国轻工业和集体经济改革开放30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宝贵经验列入系列报道,得到了两位中央领导的支持。随后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人民日报、经济日报、消费日报、中国食品报等主流媒体对我们进行了专访,并在10月中旬的“新闻联播”、“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中播出,还在各大报刊比较显著的位置进行了专题报道。我们认真组织行业和地方总结经验,展示成绩,大家一起从纪念活动中深切体会到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和历史作用。我们组织编辑了《中国轻工业改革开放30周年文图资料特辑》,举办轻工业改革开放30年专题展览。隆重召开了全国轻工业改革开放30周年纪念大会,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给大会发来贺信,国资委黄淑和副主任、工信部欧新黔副部长发表讲话。还组织了专题党课、专题征文等一系列活动,宣传辉煌成就,鼓舞坚定信心。特别是认真组织学习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进一步激发了坚持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
开展宣传劳模、学习先进的活动。组织全国轻工行业先进集体、劳动模范先进事迹报告会,在有关媒体宣传报道先进集体、劳动模范的光荣事迹,激发全国轻工业广大干部职工在本职岗位上创造一流业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构建和谐行业创造良好的物质基础。
重视发挥行业组织优势,促进区域轻工业发展。承担和帮助广东、天津、宁夏、江苏、安徽、吉林、大连等十多个省区市制订轻工业发展规划或竞争力分析报告,积极支持宁夏轻工业承接珠三角、广东制造业产业转移的工作,组织有关协会座谈,为宁夏轻纺工业局赴粤招商出谋划策和提供支持。认真推动广东、广西、湖南、湖北、重庆、福建、江西等省区市轻工业“南南区域合作”的活动。支持新疆轻工行业办公室落实中央三农政策,推动新疆优势农副产品资源深加工的区域调研工作和组织行业专家帮助制定有关轻工发展思路的工作。与黑龙江省政府、省经贸委、省轻工联合会共同商议该省加快轻工业发展问题,并组织行业专家和沿海省份行业部门认真研究重点轻工产业发展问题,受省政府委托,我们正在抓紧制订“黑龙江省轻工业发展规划”。
积极推动地方轻工行业组织的建设,着力建立和健全新体制下的行业工作组织网络。会领导深入地方调研时,与当地领导就轻工行业组织的设立及工作职能等问题交换意见,帮助推动地方行业组织建设。去年,上海、福建、河南、江苏等地相继成立或调整了省市的行业组织。从全国看,正在逐步形成各地行业工作组织的新体系。
与有关部委建立联系工作机制。围绕行业、企业发展的重点问题,加大联动力度。与商务部建立了“中国轻工业产业安全重大问题对策研究机制”;与国家质检总局建立推动轻工行业质量工作的联系机制;与钢铁协会建立了信息互换机制;与总工会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与发改委、工业信息部等相关部委保持了紧密的热线联系,主动进行沟通服务,得到肯定和赞扬。
(五)主动履行社会责任,彰显行业组织价值
过去的一年里,我们经历了抗击低温雨雪冰冻和汶川大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的挑战,积极为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和“神七”成功发射等重大活动提供服务和支持。在这些重大事件中,我们的有效服务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同时也体现出了自身的价值。
轻工行业积极服务奥运。积极与奥组委有关部门协商,轻工相关行业协会组织企业为奥运场馆建设和在奥运会期间提供赞助商、供应商、志愿者等相应服务,轻工22个行业的85家企业参加了支持北京2008奥运会和残奥会的各项活动。
以高度负责的科学态度做好为神七配套服务工作。由深圳飞亚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竞标承担的项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神舟七号’舱外航天服手表”出色地完成任务;获得了轻工科技进步特别奖并成为国家科技奖推荐项目。
在抗击雨雪冰冻灾害、抗震救灾的工作中,启动应急机制,加班加点,迅速与各方面加强联系,传达布置落实上级下达的任务要求,及时向有关部门报送急需的行业信息。按照上级统一部署,及时组织有关行业和企业,安排救灾急需的铁锹、帐篷、炊具、方便食品、饮料、消杀用品等轻工产品的生产供给,受到发改委(国家应急指挥部)的表扬。积极参加灾后重建工作,向温总理建议将轻工业列为灾后重建优先发展的行业,参加国家《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的起草工作并派专家到灾区进行实地调研,我们还亲赴灾区进行慰问,向灾区捐赠了一大批实物和现金,特别是赠送了急需的家用电器。
(六)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团队整体素质
按照中央总体部署和要求,切实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来抓。按国资委统一安排,首批开展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党委中心组学习为示范,对整体和基层党组织的学习实践活动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进行了多次专题学习,组织了各协会、学会,直属单位领导干部和年轻干部、后备干部的集中培训。在学习实践活动中,中轻联几位部领导亲自带头完成重要调研题目并提供了4份有价值的调研报告,充分体现了服务行业、应对危机、推动行业与自身发展,推动国有、集体和非公有轻工经济协调发展的工作思路。结合国办36号文件精神和我会实际,把解决中轻联和各协会改革发展中最主要、最实际、最迫切的问题作为学习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整个学习实践活动中,不仅增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而且有力地推动了实际工作。
开展增强中轻联双向服务能力与实力的调研。进一步有针对性地研究职能定位、组织架构、经费来源和人才建设等问题,努力推进自身更自觉地适应市场化的要求。注意加强队伍建设,完成部分直属单位领导班子的考核、充实与调整,部分协会学会领导成员人选的推荐和中轻联机关有关部门工作人员的考察和任免工作。开展财务规范化监督检查和内部审计,强化预算管理,合理安排资金。
加强制度建设,坚决执行中央有关抗震救灾期间压缩出国团组的文件精神和国资委有关会议精神,取消12个已批准的出国团组。在精神文明建设中,我们根据国资委的要求,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共同做好节约能源及“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文明礼仪测试等工作。 进一步加强重大活动的安全工作,开展“平安奥运行”活动。进一步加强保密工作,进行安全保密检查。有关工作受到了国资委的表彰。
回顾过去一年不平凡的经历,我们深感轻工行业各项工作成绩来之不易。这些成绩,都是在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和亲切关怀下,在国务院各有部门和各地党委、政府的理解、支持和有力指导下取得的,是我们全行业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紧密联系行业实际,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奋力拼搏,战胜困难而取得的。在新形势下,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结合近年来的实践,我们深深感到,应当在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增强自觉性和主动性,以此来迎接新的挑战,夺取新的胜利。
第一,要进一步增强从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出发来认识和研究轻工业地位、作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随着我国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在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加快和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的目前阶段,轻工业应处在什么地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应起到什么作用,这是个在研究整体工作部署、制定政策规划和安排产业布局时必须加以关注的重要问题。长期以来,中央一直关心轻工业的发展,特别是当年的“六优先”政策,使得轻工业在改革开放之初迅猛发展,并为后来成为世界轻工业大国打下重要基础。进入“工业化”新阶段以来,出现了一些值得我们重视的新情况,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重化工业超速增长,明显带来轻重比例不均衡;二是一些片面的看法认为“轻纺工业是传统产业”,传统产业是“夕阳”、“落后”的产业,把传统产业与先进技术对立起来,以至在发展规划和创新计划中对轻工业重视不够;三是与大型国企集中的重工业及外资企业相比,轻工中小企业多,非国有企业多,无论在认识上、政策倾斜上和改革发展支持力度上,轻工行业都相对处于一种“弱势”。这种情况是不利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我们轻工行业和各行业组织,必须从宏观上和整体协调发展的全局上考虑问题,以历史的责任感,更加自觉地研究和说清楚轻工的特点,说清楚轻工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要积极主动地向上反映,向各方面说明,向社会各界宣传。当前“轻纺六条”和《规划》的出台说明,只要坚持不懈认真细微地做好工作,就一定能得到上上下下的了解、理解和支持。面对当前的困难局面和今后发展的更高要求,我们应当更加自觉和主动地把这方面的工作做细做好。
第二,要进一步增强调查研究和做好沟通协调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去年,我们行业总体经历了两次大的冲击:一是有关方面一系列从紧的调整政策集中出台,汇率、退税率、原材料能源价格、劳动力价格和信贷收紧的政策叠加带来的冲击;二是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更为严峻的冲击以及一些行业面临新一轮贸易保护主义的冲击等等。面对复杂多变的困难情况,我们从中轻联主要领导做起,各行业协会和各地行业组织的负责人也都积极行动,有计划、有目的的开展调查研究,了解新变化,探索新办法,抓住企业最现实、最关心、最困难的问题,经过认真研究,迅速向国务院领导和有关部门汇报反映,并且在参与研究政策和起草《规划》的过程中,认真做好同各方面的沟通衔接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体会到,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们做好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调查研究和协调政策的过程,就是为保发展、保民生和统筹各方实现共同利益、共赢发展的过程。真实的情况来自基层,共同的诉求来自企业,政策建议来自集体的智慧,政策目标的达成来自各方利益的协调和均衡。在这中间,我们行业组织的自觉行动和主动争取是非常重要的。在新形势下,我们应当更加注重把握这样的基本工作方法,不断提高通过调研和协调解决新问题的工作本领。
第三,要进一步增强发挥行业组织不可或缺作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在为企业、为政府提供有效的双向服务的同时,为建立一种政府与企业、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密切合作、平等对话的新型关系而不懈努力。
在新一轮行政机构改革和实行“大部制”的工业管理体制下,特别是面对金融危机带来的复杂形势,我们轻工联合会、各行业协会和各地的行业组织,应当发挥也可以发挥更有影响的积极作用。从“轻纺六条”和《规划》的拟议和出台的过程看,我们在年初和年中意识到经济形势日益严峻和世界金融危机将会对我国轻工业带来严重影响的时候,我们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及时向国务院领导呈送了报告,提出了积极应对和寻求政策支持的建议;国务院领导和有关部门在肯定我们建议的同时,进一步组织听取我们的意见,并组织共同研究相应的政策措施。这说明,我们参与有关政策措施从拟议到起草再到出台的过程,也就是行业组织积极发挥作用,为政府出谋划策,为企业反映诉求,为行业谋求发展的服务过程。我们参与政策形成过程的作用和表现,使得上至国务院领导和各大部委的领导,下至各部委有关司局和相关研究机构,都感到中轻联和各协会不仅是表达行业利益诉求的整体代表,而且是为国家、为政府出谋划策,提供专业性政策支持的最好的助手。这也为我们提升地位、扩大影响、增加发言力度打下了新的基础。我们将有可能和各方面进一步努力来推动构建一种适合我国国情的政府与企业、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的新型关系。
在发挥行业组织作用方面,我们还要进一步注意进一步强调大家来办会,大家出主意,把我们各个协会、学会,各级地方组织机构,各位会领导、常务理事、理事和广大会员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发挥出来。近几年的几次会长会议,特别是去年在宁夏召开的会长会议,就比较好地发挥了这种作用,大家对一些“热点”问题认真调研,形成专题建议,对推进我们的整体工作有很好的建设性作用。从去年到今年的调查研究中我们大家都明显感到,各地各单位在实践中的有益探索、成功经验和各种政策建议,都是我们共同的宝贵财富。我们要进一步把这方面的工作更加广泛深入地开展下去,不断取得新成效。
第四,要进一步增强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寻找差距,主动改进工作,不断提高能力和水平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面对新的困难和挑战,我们的工作还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从当前形势变化和各地反映的情况看,最突出的问题就是要提升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能力和加快转型升级,无论是应对当前危机,还是推动转型升级,最重要的是要提升创新能力。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成为我们最突出和最急需解决的问题。当前外部经济环境更加严峻,不确定因素显著增多,不少企业经营困难,就业压力明显加大,内需不足,出口萎缩。我们在引导内需消费和缓解出口与就业压力方面任务艰巨,但手段和能力都不适应;在节能降耗和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方面还有很多问题要解决。在如何把近期应对与长远发展结合起来的问题上,还要在实施《轻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做出很好的协调和安排,特别要把各项政策措施切实落到实处,推动落实应是我们的主要任务,也是工作中最突出的难点。面对新形势、新变化带来的新任务,我们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改革创新的力度,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在新的一年里开创新局面。
二、2009年的主要工作
2009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也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十分繁重。在国际金融危机扩散蔓延,我国经济发展面临诸多困难的情况下,全国“两会”对今年的经济工作进行了部署,指出:“我国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挑战与机遇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面和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温家宝总理强调:“有希望,有信心”。政府工作报告中传递出鼓舞人心的信号,用八个“来自”阐述了“信心”的来源;不仅提出了“一揽子”计划,而且还表示“已经准备了应对更大困难的方案,随时都可以提出新的刺激经济的政策”。我们轻工行业要结合自身的特点,发挥我们的长处,坚决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总体部署,积极应对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千方百计保持轻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实现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主要是全国GDP增长8%左右,工业方面要增长12%左右)和《规划》中的各项任务作出新贡献。
2009年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贯彻落实《规划》,进一步争取政策支持,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轻工业平稳较快发展作为轻工全行业的首要任务;按照“24字方针”的原则,把保增长与调结构结合起来,把扩大内需与稳定出口结合起来,把自主创新、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深化改革作为实现保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强大动力;把深入调查研究、认真统筹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凝聚全行业的智慧和力量,作为共同化解难题、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重要工作方法和工作内容,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不断完善服务机制,提高服务水平,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大家一起来办会,共同迎接新挑战,努力变压力为动力,满怀信心地实施全国“两会”和《规划》中提出的各项任务,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国60周年。
本着以上指导思想,轻工全行业的工作,要紧紧抓住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认真落实《规划》,促进轻工业平稳较快发展这条主线,从轻工行业的实情和特点出发,下大力气与国务院推出的“一揽子计划”的相关内容做好上下衔接和具体落实的工作。今年,要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积极推进《规划》实施,主动跟踪调研协调
《规划》的研究制订和正式出台,使较长时期以来一直很难占上位、排上队的轻工行业,又被正式地列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产业。这既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轻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和作用的肯定和重视,也表明国务院和各有关部委对轻工行业工作和轻工各行业协会组织长期以来所做工作的肯定和支持。《规划》是指引轻工行业战胜当前困难、实现今年发展目标的有力保障,也是推进解决深层次矛盾,在调整和振兴中实现转型升级、迈向新高度的巨大动力。《规划》不仅有总体要求和指导意见,而且,在扩大内需、推动出口、减轻税负、金融扶持、财政专项、技改项目等方面对轻工业都有实实在在的支持。中轻联和各行业协会要同各地方政府紧密配合,引导企业和会员抓住重要契机,学习好,领会好,运用好;当前特别重要的是要切切实实抓好诸项措施的衔接和诸项推进落实的工作。
首先,要采取多种形式认真组织学习国务院常务会议的精神和《规划》的内容,认真领会《规划》和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内涵,增强落实《规划》和各项政策措施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第二,要开展落实和实施《规划》的调研活动,对目前各轻工行业、各省区市的扶持轻工业发展政策落实和《规划》实施情况、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家电下乡等热点问题开展调研,并宣讲和解读《规划》,了解行业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研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掌握政策落实的实际情况、存在问题和典型经验,认真抓好有关项目和政策的跟踪落实,有针对性地提出后续政策建议。积极参与制订轻工及各行业产业政策。
第三,组织重点行业根据《规划》要求,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组织行业协会按《规划》的内容和时间要求抓紧落实相应的项目。
第四,加强与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商务部、环保部、质检局等有关部委的协调衔接,形成稳定顺畅的沟通渠道和工作机制,为企业、为行业做好服务工作;加强与各级地方有关部门联动,积极组织协调各方力量推进《规划》与地方相应细则的衔接和落实。
第五,加强宣传工作。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加大对《规划》的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氛围,争取各方面对轻工业的重视、理解和支持。
应当强调的是,当前行业和企业面对的困难很大,迫切需要甚至是渴望得到有关政策措施实实在在的支持,如果政策措施迟迟得不到具体落实,有可能会误事;所谓“救急如救火”,一定要尽我们所能抓紧做好推动落实的工作。尽管有些政策措施不一定全面,但是能发挥解决现实问题的时效作用,就是好的;我们要积极推动,又要适度宽容,在做好互相创造条件的沟通工作,争取已出台的政策快一点落到实处,同时通过进一步工作来逐步加以补充完善。
要在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减轻企业负担和支持企业转型升级的政策建议,特别要对中小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给予支持,比如进一步提出有关退税、汇率,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支持创新和技术改造,支持企业组织结构调整,支持企业出国办展和拓展合作渠道,支持引进先进技术、装备、人才、资源和实行有条件的并购,以及人员培训、管理创新、循环经济、质量安全等方面的项目。要经过认真研究,形成可操作的政策建议,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还要认真做好有关课题,为有关方面提供参考依据。要注意发现总结各方面的典型,用实际案例来推动认识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的提高。
(二)扩大国内消费市场,巩固拓展国际市场
积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增强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这不只是当前金融危机影响下的权宜之计,而且是结构调整和处理需求与供给关系必须实行的长期方针。轻工业作为满足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主要行业,在这方面责无旁贷,必须自觉地下大力气做好这方面的工作。要特别注意研究城乡市场消费需求的发展变化,研究新的消费特点,用更多的优质、安全的新产品来满足和引导消费。要引导企业根据市场不同层次需求,配合安居工程、新农村建设、教育建设、医疗建设、灾后重建等重大项目和旅游休闲产业的发展等,开发适销对路的特色产品,还要注重发展少数民族特需用品。积极做好“家电下乡”的工作,并积极推进“轻工产品下乡”;要进一步加强专业市场的建设,增加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要进一步发挥专业流通市场的作用,加快皮革、家具、五金、家电、文体用品、塑料、缝制机械、制糖等行业重点专业市场建设,更多地创新拉动消费的平台。培育轻工展会,继续开展推荐“中国轻工业品牌展会”活动,支持一批有影响力的专业展会活动;总结大连啤酒节经验,开展啤酒节等系列活动。
要巩固和开拓国际市场。进一步加强与国际同业协会的联系,发挥“国”字头行业组织的功能作用,探索建立双边或多边战略伙伴关系,为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提供服务,帮助企业协调处理国际贸易纠纷,积极争取国家中央外贸发展基金的支持。引导行业企业在努力保持美、欧、日等传统国际市场的基础上,开辟中东、俄罗斯、北欧、东南亚、西亚、南美洲等新兴市场和潜在市场,实施多元化出口战略。与俄罗斯轻工业协会建立联系,扩大和澳大利亚国际商会的交流活动,促进轻工行业和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同业组织的交流与合作。为轻工产品出口创造新的平台。
支持品牌企业“走出去”。鼓励企业在国际上通过股权参与、品牌收购、营销网络建设、建立工业园区、研发中心等,在主销市场设立或收购物流中心、分销中心,特别是建立产品加工基地、经贸合作区。配合商务部参与推进巴基斯坦海尔工业园区、浙江康奈俄罗斯乌苏里斯克经贸合作区的建设,推动各项政策的落实。并努力结合行业情况做好进一步拓展的衔接工作。
(三)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对轻工行业是一次检验。各地的经验表明,在危机中遭受重创的企业和地区,大多是产业层次较低、自主创新能力较弱、技术进步步伐较慢的企业和地区。要真正走出困境,必须下决心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走自主创新、转型升级的路。广东、山东、上海、浙江、福建、湖北、四川、广西、重庆等东中西部各省市区的实践都说明,不仅必须通过自主创新,推动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而且我们完全有能力走出自主创新、转型升级的新路子。
积极推进轻工行业、企业发挥创新能力。配合有关部门建立轻工重点行业公共技术创新服务平台,逐步建立相关行业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技术创新联盟,大力培育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
组织重点行业产学研科技创新团队,向科技部、发改委、工信部等部门重点推荐和争取支持对行业科技进步推动作用大和行业急需的、影响发展瓶颈的关键技术。要以实施《规划》为契机,积极争取“制糖生产过程节能关键技术及示范”等相关行业节能减排项目列入“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对于已经组织实施的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加大实施力度,做好监督、检查,协调并处理项目执行中的重大问题。
通过重点行业技术改造,促进产业升级。针对当前轻工业技术装备总体水平不高和高端产品生产能力弱等现状,配合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等,支持行业重点企业技术改造,组织制浆造纸、食品、塑料成型、制革制鞋和工业缝制等装备国产化工作,同时抓住机遇切实做好引进一批先进技术装备和先进工业技术的工作,组织好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工作,力争实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轻工重点行业装备技术的重大突破,加快装备自主化。
大力推进节能减排。编制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推广规划,并重点配合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环保部等部门落实造纸、食品、电池、皮革等行业清洁生产节能减排专项,加大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和产能力度;大力推广节能、节水新技术;研究制定发酵、皮革、电池、照明电器、日用玻璃等行业准入条件,指导行业规范发展。
要认真做好科技奖励工作。完成2009年国家科技奖项目推荐工作,组织2009年度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技奖申报和评审工作;继续开展科技成果鉴定工作;在行业内大力推广成熟实用的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
配合有关部门完善行业标准化体系。充分发挥标准化体系在轻工业自主创新中的保障作用,增强轻工企业在国际标准领域的话语权。加快标准制修订步伐,特别是食品添加剂行业的国家标准。制修订电池回收、塑料降解、制浆造纸、皮革鞣制、家用电器及照明电器能耗等行业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方面的标准。进一步推进塑料制品、造纸、轻工装备等传统产业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提升标准总体水平。及时修订轻工行业标龄超过5年的标准。
(四)全面加强企业管理,强化质量安全保障
轻工产品直接面对广大消费者,关系到千家万户,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责任重大。企业管理是质量管理的基础。中轻联和各行业协会要促进企业加强管理,进一步提升轻工产品的质量水平和重视产品消费安全,要认真落实国务院2月19日常务会议上强调的要在质量安全方面做得更好,保证消费者的消费安全和努力提高中国制造水平等指示精神,配合政府有关部门研究,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充分发挥行业组织的作用,切实把工作做好。要推动企业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工作,建立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和认证体系,加大实施新技术标准的力度,建立行业质量自律机制,努力实现轻工产品质量的稳步提升。
积极配合国家有关部门,争取加强对产品质量的基础研究和加大对质量基础建设的投入。要逐步在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业和领域建立质量监控网,建立质量监控机制、质量问题预警机制和信息发布机制。组织食品、家具、室内装饰、玩具等行业对有毒有害物质的检测项目攻关,组织家电、缝制机械、自行车、五金等产品可靠性和使用寿命的研究。要加强在岗人员的培训,逐步实行持证上岗制度。要组织家具、室内装饰等行业对原辅材料进行性能和安全的研究与管理。要认真学习和贯彻《食品安全法》,对乳制品加工、食品添加剂等食品行业中的重点企业,要完善内部质量控制网络和食品质量可追溯体系,支持增加先进的原料检验、生产过程动态监测、产品出厂检测的检验设备等。继续开展食品安全标准的前期研究,包括食品安全管理技术、通用检测方法等,加强对食品标准化基础知识的培训和重要标准的宣贯工作。积极开展食品安全的国际交流活动,促进食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设。
(五)加强自主品牌建设,支持企业兼并重组
轻工业实施品牌战略以来,培育出了一些国内知名品牌,但国际知名品牌屈指可数,自主品牌建设尚处于培育和成长阶段。需要我们充分发挥行业组织特定的服务作用,开展调研,总结交流经验,大力宣传和保护轻工业的自主品牌,增强自主品牌企业保护品牌的责任感和全社会保护自主品牌的意识,在行业中树立品牌作为企业发展核心价值的理念;积极争取各方面的支持,引导企业加大提升产品品质、企业品质的力度,从生产、营销环节到服务环节,加强自主品牌培育和建设。
品牌是企业兼并重组、扩张发展的基础。要鼓励和引导自主品牌企业以品牌发展为战略,运用品牌的市场开拓力,实施兼并重组,做大做强,支持其技术改造和创新能力建设,提高核心竞争力。一是支持有实力的自主品牌企业利用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机遇,并购国外具有资源、技术、人才、市场和品牌价值的企业,实现生产本土化,提升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巩固和提高国际市场份额;二是落实国家产业政策,通过行业准入条件淘汰一批耗能高、污染重的落后企业和产能,鼓励和引导知名品牌企业以品牌为核心进行兼并重组,优胜劣汰,强强联合,根据行业具体情况提高产业集中度;三是结合产业转移和承接、产业集群建设等工作,引导品牌企业的有序、稳步转移、扩张、提升和资源整合;四是积极争取国家及地方政府出台和落实鼓励兼并重组的税收、信贷、社保等政策支持,确保企业资本兼并重组中的各方利益。
(六)培育发展产业集群,推动产业转移提升
目前我们已培育、建设150多个轻工特色区域和产业集群,成为我们轻工业发展的一大亮点,其产值约占轻工业总产值的16%,从业人员1000多万。一个产品带动了一方经济的发展,形成了较完整的产业链,成为支撑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同时,也巩固了行业发展的基础。因此要在总结好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培育发展轻工业特色区域和产业集群。
着力培育和建设一批轻工业特色区域和产业集群。配合支持具有资源优势等条件的地区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为轻工业特色区域和产业集群创造良好的培育与建设环境。支持完善现有轻工业特色区域和产业集群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更好地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息、技术开发、技术咨询、产品设计与研发、成果推广、产品检测、人才培训等服务,不断提高其影响力,为行业和区域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我们要根据行业特点和发展需求,以发展轻工业特色区域和产业集群为手段,推动东部沿海产业向内地有资源优势地区转移。引导、鼓励和推进向具有资源优势等条件的地区根据产业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措施进行有序推进和转移。我们要为之改善建设条件和经营环境,在转移的过程中扶优限劣淘汰落后,实现产业升级,这对优化产业布局,发展地方经济,增加就业岗位有着重要作用。如:引导家电等行业重点产品的研发、制造、集散由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等产区,向有条件的中西部地区转移;制革和制鞋集中的东部沿海地区发挥研发、设计和贸易优势,生产加工向具备资源优势的西部地区转移;陶瓷和发酵行业向有资源优势、能源富集地区转移等等。我们要积极争取国家尽早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
(七)大力推进两化融合,促进传统产业改造
要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相互融合和相互促进,通过运用智能化、网络化手段,使信息化与生产制造、技术创新、现代服务、节能环保四方面的融合,从而全面增强轻工行业的发展能力。
结合轻工行业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发展现状,建立适应的两化融合的组织保障机制。中轻联将加强对轻工业企业信息化的指导、服务和促进的职责,协调相关部门共同推进两化融合。鼓励并支持各行业协会、地方轻工部门成立本行业,本地区信息化工作组织,构建组织保障体系。
加快推进轻工行业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网络、信息安全等标准,进一步促进信息技术在轻工行业的推广和应用。
广泛开展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宣传教育和培训,提高全行业信息化素养,形成企业广泛参与的良好氛围。开展各类企业信息化高层管理人员培训,解决企业信息化发展的人才问题。继续做好企业信息化先进的表彰工作,继续举办企业信息化发展论坛及表彰大会,通过树立先进典型、经验交流和介绍新技术新产品等活动,引导和推动全行业的信息化发展。引导和推动全行业的信息化发展,促进传统产业的改造和提升。
(八)着力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服务能力
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各项工作,推动自身改革发展,扎扎实实地开展好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特别是找准和逐步解决好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突出问题,建立好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机制。
加强对党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各项政策措施,特别是与轻工业发展关系密切的财税、金融、物价、人事、劳动保障等方面的政策措施的学习,做好相关培训工作。认真落实国资委协会工作会议的精神,坚持“市场化、国际化”的改革取向,稳妥推动自身改革。认真研究中轻联深化改革综合调研的相关问题和措施。推动民主办会、规范办会、改革兴会、人才强会的进程。
进一步加强对自身建设重大问题的研究和解决。推进国办36号文件有关扶持行业协会改革发展政策措施的落实,特别是政府购买服务制度以及为协会提供必要工作、生活条件等保障方面政策措施的落实。加大对中轻联和行业协会工作交流及共性问题的研究,加强对自身重大问题的研究,每半年至少专题研究一次自身建设工作。充实加强业务力量,使经济运行、科技、标准等主要业务适应双向服务的需要。
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完善预算管理体系和预算编制程序,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资金保证,并保证各项资金科学、合理的使用。继续对代管理单位进行财务检查,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加强外事工作管理,进一步加强出国计划管理、项目审批管理和团组管理。完善公文运转制度,加强公文督办工作,不断提高公文质量。
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改善人员结构,建立人才引进的机制。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着力加强协会理事长、秘书长后备人员的选拔和培养。加强对领导班子的监督管理,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领导班子任用和考核机制。针对协会学会换届工作的需要,超前思考和研究换届人选问题,坚持用人标准和用人质量。为企事业单位中层以上干部、协会、学会副秘书长以上干部开辟培训渠道。建立人才引进机制,建立规范的新进人员的工资福利、社会保险制度。建立完善干部任免、考核、人才交流引进、返聘等方面的制度。
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相关工作机制:
一是加强政府联系机制,进一步加强与国务院有关部门的联系,加强沟通,建立密切的工作关系,形成稳定、顺畅的工作渠道和工作机制。
二是加强区域和行业联动机制,加强与地方行业部门、协会的合作,从规划、咨询、培训、区域合作、特色经济发展等方面提供服务;加强对中轻联和行业协会、直属单位工作交流及共性问题的研究和解决。培育轻工特色区域和产业集群,完善现有轻工特色区域和产业集群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更好地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息、技术开发、技术咨询、产品设计与开发、成果推广、产品检测、人才培训等服务。
三是加强产学研联动机制,针对轻工业中小企业多、行业服务平台少、创新能力弱的突出问题,通过产学研相结合,推动建立重点行业公共技术创新服务平台,促进行业科技创新。集中产学研力量和行业专家资源,建立完善各行业专家数据库,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
四是加强会员服务机制,加强会员工作,组织区域重点会员单位的联系和交流,建立健全有关会员、理事、常务理事工作机制。加强会员管理,逐步建立完善会员及会领导的调整机制。探索建立协会、学会业绩考核制度。进一步加强各项会务建设,完善充实各项规章制度。广泛听取各会员单位的意见和建议。
五是加强产业预警机制,充分利用行业现有资源和国家投资,加快建立轻工业经济运行平台,不断提高动态分析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完成“轻工行业经济运行预测预警”项目建设,有序推进软件开发、软硬件集成、人员培训等各项工作,实现预测预警功能,达到项目验收标准。
六是加强应急服务机制,进一步规范和完善现有的应急服务体系,补充完善应急工作机构,明晰应急工作网络,建立相关人员联系、应急产品分类、相应制造企业信息数据库,并做到定期更新,不断提高中轻联快速反应能力和应争服务质量。
(九)宣传60年辉煌成就,鼓舞士气坚定信心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60年来,在党的领导下,我国轻工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特别是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已经奠定世界轻工业生产大国的地位。大力宣传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巨大成就和成功经验,展示轻工人蓬勃向上、开拓奋进的精神面貌,对统一思想,鼓舞士气,凝聚力量,引导和动员轻工战线全体职工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轻工业由世界大国向强国的跨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要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结合轻工实际,组织行业上下开展纪念活动,大家一起来回顾光辉历程,汇集历史资料,展示伟大成就,总结宝贵经验,展望美好前程,坚定必胜信心,共同迎接挑战,夺取新的胜利。
同志们!
我们面临的任务艰巨而繁重,我们肩负的责任重大而光荣。让我们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坚定必胜信心,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扎实工作,克服困难,开拓创新,战胜挑战,努力实现轻工业的调整和振兴,促进轻工业发展迈上新的台阶,为早日实现世界轻工业强国的目标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