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桂敬副会长在河北省轻工重点行业工作会议上讲话

2015-12-29 来源:中国轻工业联合会

    轻工业是国民经济传统支柱产业,重要的民生产业和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产业。承担繁荣市场、稳定出口、扩大出口、满足人民消费需求、服务“三农”的重要任务。

    改革开放以来,轻工业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已成为集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为一体,在国际上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新型制造业,初步建立了门类齐全、技术先进、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生产体系。2014年,轻工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22.07万元,利税总额2.1万亿元,利润1.4万亿元。“十二五”期间预计年均增长分别为13.5%、9.42%、8.2%。轻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14年全国轻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占全国规模以上企业28.7%,资产总额占全国工业资产总额14.9%,但主营业务收入占全国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的20.2%;出口占全国出口总额的26.3%,轻工业实现贸易顺差占全国贸易顺差的120.9%;就业人数占工业总就业人数25%。实现利润占全国工业21.4%。

    轻工行业门类广、产业之间关联度低。根据国民经济分类,轻工行业分属20个大类、6个中类、193个小类。通常将轻工行业分为快速消费品、日用消费品、耐用消费品、文体休闲用品、原料产品、轻工机械装备六大类别。其主营业务收入占轻工行业主营业务收入总额比例分别为44%、20%、17%、11%、6%、1%。

    一、食品工业

    2014年食品工业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不含烟草)已超过10万亿元,占全国轻工行业44%左右,利税总额9664亿元,其中利润6364亿元。食品工业在工业领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13年,食品工业占全国工业增加值比重为11.2%,对全国工业增长贡献率达12.6,拉动全国工业增长1.3个百分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食品工业得到快速发展,但食品工业还存在原料加工深度不高,加工增值率不高,结构不合理,生产集中度低等突出问题。目前发达国家食品工业加工增值比例,即食品工业产值占农业产值2-3.7%/1,台湾在20多年前已达到1.4/1,我国目前大约1.2/1。工业化食品占食品消费量的比例,发达国家为90%,发展中国家为38%,而我国为20%左右。食品制造业与食品加工业比例,发达国家为7:3,我国大约4:6。原料加工深度,发达国家为95%,我国仅为30%左右。目前食品工业小企业多,产业集中度低,大型企业引领带动力不强。欧洲食品工业虽然大型企业数占到0.9%,但主营业务收入占比高达51.3%。以上几组指标是一个国家食品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从中可以看到我国食品工业差距,同时也说明食品工业未来发展空间巨大。食品工业不仅是全球最大制造业,也必将成为我国最大制造业,目前美国食品工业占美国制造业16%的份额,是美国规模最大的制造业。食品工业未来发展趋势主要集中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结构调整速度加快,在全球范围内传统食品进入稳定发展期,少数产品步入下行轨道。二是营养健康食品进入快速发展新阶段。当前全社会和消费者对食品关注的热点,已从主要提供基本能量和物质的一般食品转向富含活性成份的功能食品。未来发展趋势必将极大地促进和带动产业转型,也彰显未来食品工业发展更多的是要依靠技术进步,特别是生物技术的广泛应用。当前生物技术在食品行业得到广泛应用,发酵工程、酶工程、基因工程、细胞工程为主导的生物技术在食品原料开发、菌种选育、工艺优化、品质工效、食品储藏等方面全面应用,对食品工艺、食品营养、生物食品添加剂、食品安全等产生深远和深刻的影响。加强食品生物技术、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和集成创新,应用生物技术来改造、提升传统食品工业,完善健全食品安全体系,建立安全、营养、健康、绿色现代食品工业体系,是食品工业未来发展方向。

    “十三五”食品工业急需要解决好以下问题:

    ——开展新型高效酶制剂,建立食品级、规模化生产体系,研发培育、改良、诱变等集成技术并建立安全性评价平台,逐步摆脱酶制剂对国外的依赖。

    ——加强以降低营养损失为特点新技术工业化食品组分和功能性分析,食品保藏等新技术研究和应用。

    ——加强新一代分离技术和节能干燥技术研究,加快膜技术应用,力争在快速、大容量、高分辨率分离、纯化技术、干燥技术和智能装备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加强非热灭菌、高温瞬间杀菌、低温多段杀菌技术和装备研究,确保食品“营养、健康、安全、新鲜、美味”。

    ——加强生物活性物质的筛选、活性分析、提高益生菌和生物活性物质的生物利用率,为营养、健康、功能食品发展打好基础。

    ——加强食品安全体系建设和溯源预警体系建设,加强危害因子评估,加快灵敏度高、精度高的危害因子和掺假检测技术及装备的研发和应用。

    (一)酿酒行业

    2014年酿酒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778.1亿元,占轻工全行业4%,实现利税总额976.2亿元,占轻工全行业7.1%。实现平稳发展。河北是酿酒工业主要产区之一,拥有全国知名品牌和重点骨干企业。

    1、白酒:2014年规模以上企业总产量为1257.13千升。今年1-7月完成总产量717.3万千升,同比增长4.65%。当前白酒行业效益下降势头并未得到扼制。1-5月,实现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16.61%。白酒行业正进入结构调整关键时期。“十三五”白酒行业将加大微生物领域的基础研究和白酒品质提升、品质诚实、品质安全的研究力度。要在传统风味、香味、物质分析、建立菌种库的基础上,在年份酒、固液结合、液态酒精检测、机械化酿酒等方面取得突破。

    2、啤酒。2014年规模以上啤酒产量达到4921.85万千升,比上年同期下降0.91%,这是多年来第一次出现下降。今年1-7月产量达到2975万千升,同比下降6.5%。当前啤酒形势可概括为“产量下降,效益上升,罐装化率提高,进口增长较快”。这说明啤酒行业量的扩张已逐步让位于质量和效益的提升,进口量增加虽不会影响啤酒行业大局,但充分显示啤酒消费正向高端化、高麦芽度、浓酿口味、特殊风味、个性化方向发展。因此啤酒行业调整结构、加快国际化、高端化、多元化、差异化、个性化、便携化、小型化发展是“十三五”发展方向和重点。

    3、葡萄酒。2014年规模以上企业产量为116.1万千升。今年1-7月产量为575.5万千升,与上年同期下降3.36%。产量单一、效益下降、进口产品冲击是葡萄酒行业面临的突出问题。“十三五”葡萄酒行业要加强酿酒葡萄品种区域化和产品个性化,大力调整产品结构,干红葡萄酒以外的产品比重要明显增加,高端、中档葡萄酒和佐餐酒产品结构更加合理。    

(二)生物发酵行业。生物发酵是集生物学、化学和工程学于一体的当代前沿科技,生物发酵行业是技术密集型行业,是科技含量较高的行业。包括氨基酸、淀粉糖及糖醇、有机酸、酶制剂、酵母及功能发酵制品等。生物发酵产业从2012年起产量出现较大回落,2014年首次出现负增长。今年1-7月出现恢复性增长。产能过剩,产品结构不合理,同质化低端大宗产品比重过高,是行业主要问题。“十三五”发酵行业重点要大力推进高端化战略,提高加工深度,加快高附加值产品比重的提高,要从大宗发酵产品向医药中间体进而向生物医药产品发展。要进一步提高糖、酸转化率、分离提取用率和原料利用率,实现无废弃物生产。要大力推动清洁生产技术,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科技创新”的可持续发展。

    河北不仅是酿酒、生物发酵的主产区,而且包括方便食品、乳制品等在全国也占有重要地位,河北是我国粮食主产区之一,在京津冀一体化中,河北食品工业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二、家电行业

    2014年我国家电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达1.42万亿元,占轻工全行业6.4%,实现利润931.6亿元,占轻工全行业6.7%。目前我国已是全球家电最大生产大国、消费大国和出口大国。2014年房间空调器产量已达1.45亿台,家用电冰箱8796万台。“十三五”是我国实现家电强国目标关键时期。家电产业要按市场、低碳环保、智能化的产业方向,加强技术创新能力建设,瞄准家电发展制约瓶颈,力争在变频技术系统、结构动态优化设计技术;热泵、太阳能、蓄能技术等新能源综合利用;智能与网络化技术;关键元器件;新材料应用等取得突破,使家电产品真正满足智能家居、绿色节能建筑新要求,并提供技术支撑。目前家电行业一些核心技术还受制于国外。如变频控制系统技术。变频系统除变频压缩机外,主要由半导体功率器件等组成的变频活动硬件电路,电微控制器(MCU)或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等芯片组成的控制电器以及磁场定向(FOC)标法为核心的软件  三部分组成。目前变频核心功率器件智能功率模块(IPM)主要依赖进口,变频控制主芯片MCU、DSP基本依赖进口。压缩机驱动FOC标法软件,目前国外将芯片和软件捆绑销售。对变频压缩机使用的关键共性技术必须下决心组织攻关并取得突破。此外加快面向个性化需求的柔性化制造技术要加快实现突破,探索大规模个性化制造、实现低成本的目标,全面推进智能制造、网络制造、数字制造,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

    三、造纸行业

    2014年规模以上造纸及纸制品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35万亿元。占轻工全行业6.1%,实现利润699亿元,占轻工全行业5.1%。2014年纸和纸板产量为1.047亿吨,同比增长3.56%,消费量1.0071亿,同比增长2.95%。“十二五”是中国造纸工业重要的发展战略深度调整期。其重要标志是纸和纸板从“十五”期平均增速15.02%,下降到“十一五”平均增速9.2%后,进入“十二五”增速持续下滑。2013年首先出现1.37%负增长,预计“十二五”平均增速3%左右,低于“十二五”预期4.69%的平均增速,这说明造纸工业进入低速增长的深度调整期。这就要求,未来中国纸业发展在结构优化、发展质量和效益稳定提高的基础上,积极化解产能过剩,实现新的产需平衡。这是在产品和产业链高端化下的平衡。建立在新的产需平衡基础上的未来纸业发展,总量增长受限,量的扩张将进一步让位于质的提高,更多的是通过高端化战略来实现存量调整、提升产品质量和档次,进一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十三五”造纸工业以新一代清洁制浆技术、创新与集成制浆节能减排技术、高效利用纤维原料的复合型生物精炼技术和生物质衍生新材料技术为未来技术发展方向,加快传统纸浆和纸及纸板生产厂向生物化学精炼工厂转变。产品开发方向为:注重高性能纸基功能材料开发,研究纳米等技术赋予纸张在光学、电子学、绝缘、传感、导热、表面构造等新特性,加快电子标签、能源储备、生物医学检测等方面应用;注意高阻隔、安全、卫生食品包装类纸、纸板和包装容器的开发;注意生活类用纸市场细分化的深度开发;注重在低定量基础上包装物结构减重的研究、开发;注重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的转变。

    河北曾是纸和纸板重要产区,由于结构调整步伐未跟上市场需求,目前正处在纸业振兴的关键时期,我相信河北纸业重塑辉煌一定会早日实现。

    四、塑料加工业

    塑料加工业是集制品、原料、助剂、装备模具、科研于一体的新型制造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性产业,也是为广大消费者提供安全消费品的民生产业。2014年规模以上企业数14062户,完成主营业务收入2.04万亿元,占轻工全行业9.2%,是轻工业最大产业。实现利润1182.9亿元,占轻工全行业8.5%。当前塑料加工业正进入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转型发展阶段。“十二五”预计年增长速度为近10%。不到“十一五”年均增速20.1%的一半。塑料作为二十一世纪新材料,是未来新材料革命重要领域。“十三五”塑料加工业产业发展方向概括为“功能化、轻量化、生态化、微成型”。功能化是指随着技术进步,将会更多赋予塑料高分子材料和制品更多特殊功能,一方面加快汽车、装备制造、国防等领域工程塑料的研发与应用,另一方面大力开发光学、电学、高阻隔、高强高韧、耐高温、耐腐蚀、导电、绝缘、导热等特殊功能材料和制品。轻量化就是通过物理、化学发泡方式、特别是CO2超临界发泡、实现轻量化目标,不但可显著减轻制品重量,而且极大改善性能,重点是加强轻质高强材料和制品开发,满足飞机、高铁、舰船等领域急需。生态化,一方面坚持“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技术创新型”的产业目标,大力实施“绿色、低碳、循环、生态”发展战略,实现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大力充分利用生物质高分子和生物基高分子材料,开发生物基塑料,广泛用于新型包装材料、农用塑料、生活用品,便于生物质降解,以改善生态。微成型就是以毫克重、微纳米尺度为标志微成型技术,满足光通讯、影响传输、医疗器械、信息存贮、精密机械、高阻隔包装薄膜等的急需。“十三五”重点任务一是围绕新材料,重点发展多功能、高性能材料及各种助剂。如食品级塑料原料,3D打印耗材,高性能复合材料等。二是紧紧围绕“高端化”战略加快中高端产品比重,如微滤膜、超滤膜、纳滤膜、反渗透膜、电池隔膜等,多孔膜开发;大口径高强度聚烯烃给水、排污管道;水性聚氨酯合成革等。三是加快装备研发,加快装备智能、数字化改造力度。四是加快绿色、节能、高效新型加工成型工艺的开发,重点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加工技术、CO2超临界发泡工艺推广、电磁感应节能技术的推广。

    河北塑料加工业有一定基础,近年来发展很快,希望走出一条依靠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的新路,加快河北塑料加工业的发展。

    五、皮革行业

    2014年皮革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357万亿,占轻工全行业6.1%,实现利润877.5亿元,占全行业6.3%,其中制鞋业主营业务收入6899.6亿元,实现利润423.1亿元。当前皮革行业正大力实施高端化战略,以重点发展高档皮革和皮革制品为抓手,全面推动产业升级,坚持绿色环保、清洁生产,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皮革行业产业目标。重点发展高附加值、绿色皮革和皮革制品,实现少铬、高吸收革鞣、积极推行无革鞣制新工艺。重点研发、推广皮革化工新材料;清洁制革新工艺及污泥、废毛、废革等固废资源化技术;含三价铬固体废物有效再利用、铬鞣替代技术;无氨、少氨脱灰、软化技术;节能、环保、高效制革和制鞋装备。河北是皮革、毛皮行业的主产区,希望在无铬鞣制革新工艺、污泥干化及废弃物回收利用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六、电池行业

    电池行业是我国新兴战略性新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交通、电力、电讯等各部门提供动力和配套的国民经济基础性产业。我国电池产量中,一次性电池占世界总产量35%,铅蓄电池产量占全球产量30%以上,锂离子电池约占全球三分之一。从产量上讲,我国是名副其实的电池大国,但整体上还处于产业链低端。当前高性能蓄能电池及新能源电动汽车用锂离子电池市场需求量大、应用广泛,发展空间巨大。我国锂离子电池起步晚、发展快,主要依靠引进技术和装备,其产品已基本可满足数码电器需求,高端动力和储能电池差距较大,是制约我国新能源电动汽车发展的瓶颈。目前锂离子电池存在安全性、续航能力、使用寿命、成本、使用便利性五个方面问题。一般混合动力汽车所需电池能量密度在50-60wh/kg以上,我国已基本能生产。而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增程式电动汽车所需电池能量密度需在150wh/kg以上,美日等国目标是300wh/kg,这方面我国差距巨大。制约和决定动力电池性能的关键在新材料。电池基础材料主要为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介质和电池隔膜,目前锂离子电池关键核心材料主要集中在日美两国。

    “十三五”电池行业要做到一次性电池无汞化,铅蓄电池无镉化,淘汰民用镉镍电池。“十三五”电池行业坚持问题导向,努力缩小差距并实现清洁生产;大力实施进口“替代进口”战略,解决过度依赖进口;大力实施创新战略,依靠产学研深度融合,推进协同创新和联合攻关,力争在动力电池和大容量储能电池研发上取得新的突破。要大力提高镍氢电池性能,更好推动在电动工具、航空、混合动力电动车的应用;要加快建立燃料电池技术创新平台建设,推动质子交换膜和廉价代铜催化剂的研发,促进燃料电池在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应用。

    国家新兴战略产业在轻工还涉及新光源、高技术陶瓷、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多方面,涉及更多行业。在河北轻工业中也有很多优势和加快发展的条件,因时间关系,这里就不再介绍了。

    “十三五”是我国实现小康社会目标最后冲刺的关键时期,是我国由中等收入国家迈向高收入国家收入行列打基础的重要历史阶段,同时是正值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同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形成历史变化的重要节点,也是轻工业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推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时期,是实现轻工业强国战略目标打基础重要时期。因此“十三五”对轻工业最基本的要求,应该是既要满足小康社会的多元消费需求,又要与迈向高收入国家初期水平相适应。最基本的任务就是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下,在中高速中迈上中高端。最核心的任务是“转型升级、由大变强”。加快产业升级是时代的要求,是轻工业强国战略目标的基本要求。

    因此“十三五”轻工业概括起来面临三方面主要任务:

    一是面对新一轮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面对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轻工业必须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紧紧围绕创新这一新引擎。发展动力变化,要求我们必须调整发展思路,把主要精力集中到调结构转方式、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上来。

    二是面对中高速和中高端双目标,必须紧紧围绕“高端化”这一核心,大力培养新的增长点,首先要大力开发新产品,加快产业升级,第二要大力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加快“互联网 ”工程建设,要适应高端化、个性化、小批量私人定制的市场导向,探索大规模个性化制造的新路子,推动新型生产模式和新业态的快速成长,新增长点是未来发展重要措施和方向。

    三是面对生产要素成本不断上升、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增加,面对高成本时代到来,必须紧紧围绕以提高生产效率为核心培养新的竞争优势。

    首先要加快从依靠资源消耗和投入的粗放型增长向依靠提高要素质量和水平提高的转变,加快以低人工成本为主比较优势向技术、装备、人才、研发为主的复合竞争优势转变。加快以劳动密集型向技术、资本密集型的产业结构转变,加快以引进、招商、模仿为主向自主创新、集成创新、智能创新转变。

    第二要创新赢利模式,培养新的利润增长源,提高赢利水平。要在降低变动成本和降低固定成本这两个传统盈利模式的基础上培养新的利润增长源,一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益,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决定性作用,适应研发设计“众创”新模式,适应产业链全球化新趋势,不断提高资源配置效益。二要提高服务制造型的增值效益,要加快单纯生产型向生产型与生产服务型并重转变。三要加强品牌建设,培育品牌溢出效益利润源。

    当前,传统盈利模式正遇到严重挑战,因此创新盈利模式、培育新的利润增长源,不断提高盈利水平是轻工行业面临的重要任务,是走出困境,实现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要引起高度重视。

    第三要加快提高全要素劳动生产率。全要素劳动生产率包括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能源利用率、资金利用率、投入产出率、资本替代人工、人才红利等,是指对资源能源资本、资金、土地、人工资本等实现最优组合、精细管理达到降低综合成本获取更大综合效益。这就要求全面、系统、综合发挥各要素作用和效益。发达国家全要素劳动生产率对经济贡献率高达70%,而我国不足30%。可见提高全要素劳动生产率对经济贡献率潜力巨大。提高要素质量和水平,全面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是提高效益的重要途径,是培养新的竞争优势的重要措施。

    “十三五”期间,我国轻工业仍处在大有作为的发展机遇期。虽然发展环境、机遇、条件的内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轻工业仍具有自身的竞争优势和发展的巨大潜力,特别是深化改革释放的改革红利必将为轻工业转型发展增添新的动力。轻工业一定要抓住机遇,紧紧围绕“转型升级,由大变强”这一核心,坚持创新驱动发展,质量为先,绿色发展,人才为本,结构优化,不失时机地迈上中高端,加快推进产业升级,为实现轻工业强国战略目标而奋斗。

Baidu
map